雪后忆元美

雪后千门月色开,故人遥忆子猷回。饶他已尽山阴兴,半夜还须载酒来。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一点青阳,早梅初识春风面。暖回琼管。斗自东方转。白马青袍,莫作铜驼恋。看宫线。但长相见。爱日如人愿。
数朵奇峰如削玉,一溪秋水生寒绿。
幸有白云深处茅,更兼明月坛前竹。
诛茅伐竹结蘧庐,现成山水可樵渔。
随缘随分山中住,收拾摩尼如意珠。
草庐道人贫彻骨,一庐潇洒空无物。
身中有宝不求人,价大难酬不拈出。
朝朝暮暮了身心,山自开花鸟自吟。
未见桑田成海水,夕阳几度锁平林。
住此草庐无别术,终日凝神惟兀兀。
不是十洲三岛仙。亦非阆苑蓬莱客。
是个逍遥无事人,庐中涵蓄一壶春。
窗前明月千年影,枕上清风万劫声。
庐内主人那个是,古今占断清闲地。
忽然洗面摸得鼻,不饮不食亦不寐。
庐空人去烟濛濛,白鹤呼云满碧空。
一瞻元始天尊面,处处为庐处处同。
有个草庐不复小,此是虚空那一竅。
顶头不挂一茎茅,万象森罗为拱斗。
劫火洞然毫末尽,此庐不坏人如旧。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
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黄金满归橐,白日行亦惧。道左遗爱碑,贼来将不去。

南荒久与故人疏,邂逅同年一月居。共指小塘荷叶底,水添秋雨欲生鱼。

桃李山僧手自栽,不应容易向人开。绿苔满院重门锁,为问东风底处来。

竹枝何处引羊车,尽日凝妆候翠华。燕子不来春欲暮,东风吹老碧桃花。

小雨净川绿,玩心鸥鸟群。
拂藓憩幽磴,松花点衣巾。
禅扃杳何处,疏磬时远闻。
青烟湿山道,牛羊下斜曛。

昨日登芝峰,兹晨陟云岭。俯视城中居,万瓦落深井。

风露洒洒生秋寒,飞泉落涧声潺湲。笋舆轧轧度修竹,石阑曲曲跻层峦。

层峦绝顶天尺五,我欲排云击天鼓。九关虎豹不须惊,吐胆开心见天语。

天鼓不可击,天门何日开。请君听我《紫芝曲》,手招白云归去来。

曲浦戏妖姬,轻盈不自持。擎荷爱圆水,折藕弄长丝。

佩动裙风入,妆销粉汗滋。菱歌惜不唱,须待暝归时。

赠钟继先

高山流水少人知,几拟的十铸子期。继光贤既解其中意。恨相逢何太迟,示佳编古怪新奇。想达士无地事,录名公半是鬼,叹人生不死何归?

精舍依尘市,莘莘学子居。竞传元祐客,勤课右军书。

叶润蔬添圃,花繁菊照庐。若为春候暖,涨墨染池鱼。

汉祚既倾覆,先生祠并荒。陆沉文献地,露坐水云傍。

委土形同弃,蒙苔骨更香。黄鹂独相吊,时一过斜阳。

匝岸青芜掩古苔,面山亭树枕潭开。有时弦管收筵促,
无数凫鹥逆浪来。路入龙祠群木老,风惊渔艇一声回。
人传郭恽多游此,谁见当初泛玉杯。

谷鹿洲前秋风起,渌波亭下小舟里。邹子揖我狮子尾,谈天舌本倾我耳。

散发船篷玩秋水,茗碗荡胸无泥滓。牛羊下山催客子,挂席明朝即千里。

建元莫问几星躔,自度人间大小年。正是把斋时候到,葫芦灯向树头燃。

不知今夕何年,飞来五老峰头月。清辉无限,殷勤回照,岁寒苍雪。写入宫商,铺成纨素,尽情夸说。倚胡床老矣,若为消得,除却是,杯中物。自笑平生长客,正沉思、故林幽樾。儿童惊走,龙鸾杂沓,两山排闼。风雨萧萧,冰霜耿耿,相看高节。问此君学和,龙吟水底,几时成阕。
雪堆屋背已崔巍,沟瓦垂冰冻不摧。
乳石骈罗疑在谷,遗簪璀璨俨成堆。
沍寒侵被怜衰老,咀嚼鸣牙忆尚孩。
自是中原验时令,江南春候亦难裁。
道得无言杈下死,霍山猛跳入怀中。
三千里外虚相赚,更有何人透此宗。

斜照落桥心,渲出荆关画。一笔一出奇,烟霞无故态。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