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右史悼儿篇 其一

赋罢人传绝妙辞,争如细柳乱轻丝。那知此日千行泪,并拂秋风洒雁池。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芙蓉匣中镜,欲照心还懒。本是细腰人,别来罗带缓。
从君出门后,不奏云和管。妾思冷如簧,时时望君暖。
心期梦中见,路永魂梦短。怨坐泣西风,秋窗月华满。

栋梁无一木,眼底尽龙孙。千亩清阴合,出门人灌园。

乌石冈边缭绕山,柴荆细路水云间。
吹花嚼蕊长来往,祗有春风似我闲。

万一群胡竟合围,城危援绝势难支。要知四海为家日,终异诸侯失国时。

夺使只如争虎穴,劳王非敢战鱼丽。溥天颂德三年久,请听回中鼓吹辞。

人生奥区中,犹如茧中蚕。
欲穷无然心,足力有不堪。
终南有五虎,衔牙坐耽耽。
乃有忘躯人,临穴已拟探。
干将古宝剑。吹毛可挥{左金右函}。
亦有躁戾者,执刃求其镡。
所得计所伤,胆溃心忧惔。
况夫爱见魔,悦如刍豢甘。
大士独了然,白月沉珠潭。
独造无僮仆,妙理去二三。
至哉天下乐,端默坐草庵。
秋色入簷楹,閒门开复扃。
愁长欲长醉,薄酒又还醒。
揽照头将白,逢谁眼暂青,
只应南与北,唯此念飘零。

花柳芳妍十日晴,五更风雨送馀春。莫嫌红紫都吹尽,新绿满园还可人。

欲知归期近,屈指不满手。
岂无儿女心,惜此良邂逅。
蔡郎吾未见,心已想雄秀。
那知风雨夜,听此龙剑吼。
八荒一骥子,万马空在厩。
钟山净名老,为子不惜口。
颇闻国士荐,固自君所有。
惟应功名地,他日容老丑。

写到黄花韵更高,墨池秋水染鹅毛。幽香一掬谁分得,知是并州快剪刀。

石软如香飰。
铅销似熟银。
蓬莱暂近别。
海水遂成尘。

公子远于隔,乃在天一方。望望江山阻,悠悠道路长。

别前秋叶落,虽后春花芳。雷叹一声响,雨泪忽成行。

怅望情无极,倾心还自伤。

当日征文献,群推粥粥翁。蘅楼追往迹,樊榭儗高风。

身世孤蒲外,生涯诗酒中。梨花萦我梦,访戴滞孤篷。

朔风催暝,看寒鸦点点,翻啄晴雪。一片彤云西北去,吹得夕阳明灭。

瓶水胶花,溪云冱影,灯火柴门绝。围炉人聚,旧情同画灰说。

只惜纸阁敲茶,明灯炙墨,我辈欢难得。明日灞桥驴背上,又是一番离别。

如此征程,无多旧雨,怎不添华发。樽前且醉,柳枝还为君折。

不看萸、把酒对名山,无帽厌西风。渺四海故人,一尊今雨,万里长空。宇宙此山此日,今夕几人同。举世谁不醉,独属陶公。
当日白衣几许,漫凄其寄兴,落日篱东。抚停云六合,借醉托孤踪。□吊古、不须多感,□古人、那得共杯中。拼酩酊,明年此会,谁此从容。
君王昼游日,壮士俱锦衣。
犹怜沛父老,争睹汉旌旗。
汤沐开新邑,风云慑旧威。
祇应千岁后,魂绕故乡飞。
玉辇曾闻天上过,千官扈从驻滦河。
万方喜见车书混,四海宁知战伐多。
杳杳归心随白雁,萧萧残照落苍波。
春风麦秀愁难尽,回首悲歌可奈何。

青山北去连吴会,绿水东流到八闽。何必此中分界限,普天率土尽王臣。

巍然山势号娥眉,胜概天生景物奇。花木芳菲三月节,烟霞缭绕九秋时。

前山寺毁无佳趣,落日岩空有断碑。几度凭高成独眺,长歌一曲起遐思。

国使翩翩随旆旌,陇西岐路足荒城。
毡裘牧马胡雏小,日暮蕃歌三两声。

老君山在眼,日夕起秋烟。翠落孤云外,丹含反照边。

鸟飞知去路,鹿过想耕田。应是岩阿里,能容勾漏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