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右史悼儿篇 其二

月出梁园授简迟,赋成宾客更相疑。如何照乘珠无恙,却得精光异往时。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千门万户掩斜晖,绣幰金衔晚未归。击鞠王孙如锦地,
斗鸡公子似花衣。嵩云静对行台起,洛鸟闲穿上苑飞。
唯有路傍无意者,献书未纳问淮肥。
远近垂杨映钿车,天津桥影压神霞。弄春公子正回首,
趁节行人不到家。洛水万年云母竹,汉陵千载野棠花。
欲知豪贵堪愁处,请看邙山晚照斜。

卜居期静处,采药山北谷。鹤下云汀近,径转山田熟。

回首望松筠,登危聚麋鹿。兴深终不渝,日暮倚修竹。

天涯烽火客西归,沦落宁教素志违。解道哥哥行不得,鹧鸪言语未曾非。

古寺无人尽日开,阴廊寂寂长莓苔。何年飞锡老僧去,此度折梅狂客来。

迸水乍如闻梵乐,疏松犹自绕香台。人间俛仰成今古,何必昆明有劫灰。

江亭相送欲斜晖,黄叶西风动客衣。惆怅孤帆今北去,数行白雁又南飞。

平生不作有情别,此日河桥泪欲垂。共是异乡愁独往,非关绕树叹无枝。

因君马上临岐句,添我山中静夜思。衰病况兼寒雪重,春来杖屦未须期。

听说西湖事,分明在目前。
逋梅笼水月,坡柳弄风烟。
春梦须臾里,旧游三十年。
把君丙子集,读罢泪潸然。
残灯暗影别魂消,泪湿鲛人玉线绡。
记得云娥相送处,淡烟斜月过红桥。

天末怀人思不降,梦回明月满轩窗。平生诺重黄金百,国士名齐白璧双。

君自风尘淹画省,吾甘渔猎光沧江。书来正值山间醉,赤脚吹笙卧石淙。

长途回首望春明,班马萧萧第几程。山雨忽来微作冷,涧花争放不知名。

镫昏月黑人谈虎,酒醉诗狂客掣鲸。尽日奇峰看不足,恍疑身在岭南行。

一棹晚江静,欲就人烟泊。鸟边日微茫,眉际金焦落。

初地动疏钟,客心方寂寞。沙碛长潮痕,竹树攒江阁。

放眼扬子桥,已转瓜洲郭。安得故人来,孤篷共斟酌。

千载仰高风,常怀郭有道。托志苟无欺,穷困何辞老。

自幼寡欢谐,因之就枯槁。不知与捷足,相视孰为好。

我闻古人言,人生各有宝。仲子匪能廉,犹当推物表。

荫樾曾依绿满丛,停车犹爱晚林红。砧敲秦塞三更月,帆冷吴江一夜风。

未肯借枝因择地,几曾附木自飞空。岁寒留得贞柯在,好养根荄待化工。

□□未生时,先有此石岩。
一从下生已,□□□□□。
初发混沌窍,吐尽龙宫函。
嗟□□□□,巍坐当空嵌。
按足大地动,□□□魔芟。
丹青架楼阁,僅免苔藓缄。
上方见顶相,下方仰裙衫。
谁如福智人,独脱神鬼监。
龛灯集烟燿,天花坠云衔。
我行岂不遥,迫此十口馋。
叩门觅津梁,忽覩大力帆。
善哉此方俗,不解走巫咸。
仰佛何拳拳,盥佛何掺掺。
灵石兆三生,神感浃至诚。
我出唁佛语,谁能知圣凡。

徘徊绝顶欲何之,悽绝斜阳欲落时。烟树苍茫一怀古,低头遥拜亚夫祠。

白羊城堡枕关腰,上谷春风冻未消。薄□五更侵土炕,残澌二月下山桥。

老僧肃客焚香迓,稚子烹茶扫叶烧。大觉以南皆赐寺,宦游应喜避尘嚣。

阴阳家有书,卜筑多禁忌。土中若有神,穴处何无祟。
我识先贤意,本诫骄侈地。恣欲创楼台,率情染朱翠。
四面兴土功,四时妨农事。可以没凶灾,四隅通一二。
一年省修营,万民停困踬。动若契于理,福匪神之遗。
动若越于常,祸乃身之致。神在虚无间,土中非神位。
法身遍满三千界,影现天台水石间。
我欲直从心地见,来看磊磈听淙潺。

白头为客昔人悲,况复行当此乱离。江国昔年曾失路,才名今日恐非时。

只身旅食仍依友,万里家书欲寄谁。莫向天涯重留滞,青山还有白云期。

惜多才,怜薄命,无计可留汝。揉碎花笺,忍写断肠句。道旁杨柳依依,千丝万缕,抵不住、一分愁绪。

如何诉。便教缘尽今生,此身已轻许。捉月盟言,不是梦中语。后回君若重来,不相忘处,把杯酒、浇奴坟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