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迁议起共仓皇,一疏支倾万弩强。既以安危系天下,曾无羽翼悟君王。
莫嫌久假非真有,祗觉中兴未耿光。浅薄晚生何敢异,百年公论自难忘。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修炼者,须要觅前程。窈窈冥冥除我相,昏昏默默绝人情。
真里正中贞。
方晓悟,闲至净中清。物物般般都打破,头头脚脚便分明。
圆曜自然成。
数亩家园枕碧波,树桑疏处补花窠。檐低不碍儒冠入,桥矮才通钓艇过。
云笛旋裁门外竹,雨衣新织槛前莎。有时牛背看书罢,一曲春风宁戚歌。
历尽风霜年复年,天留晚节斗繁妍。春花不比秋花瘦,此是延龄第一仙。
圣主仪刑自智临,嫔嫱博古趣何深。金虬香里芸窗静,满几诗书一弄琴。
爱君如爱天,事君期尽年。妾意无虚假,君看塘上篇。
几家篱落掩柴关,尽在浮岚涌翠间。稻垄明边通白水,竹梢缺处补青山。
建溪东南流,滩石狞可怖。黯淡束奇险,过此始无虑。
回思太行山,亦有摧车路。
山雨不来泉眼枯,注瓶未满日西徂。待将瓶满烹茶去,阻我却闻山雨呼。
千里烟波渺渺,四时啼鸟匆匆。堤柳日浓旧色,庭花月换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