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谁识伤心赋洛神,每思千载一天人。持将便面西风障,却爱淩波袜下尘。
万里长城险,三秋太白明。雁关天上启,狐岭雪中行。
斧钺垂寒色,钲鼙壮朔声。要令沙漠外,遥惮汉贤名。
老谢儒冠服草莱,残经重抱到燕台。只愁错认文园病,特觊金茎赐露来。
罗君画松奇且雄,两株屹立青天中。已愁白昼结寒雨,更觉素壁吹长风。
横梢屈铁苍皮健,恍惚垂云青一片。若非巫峡道中逢,定向华山峰顶见。
深林无人日色昏,萧瑟似有孤啼猿。苍根下走岩石裂,清响暝与溪流喧。
古来志士沦野草,每见良材叹枯槁。何如此树保天真,千岁高堂奉君老。
伟哉云溪翁,兴学功百世。岂求奂轮美,作事见典制。
迂生吐狂愚,万一裨末议。他时勒坚珉,洋洋可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