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双双玉兔衣如雪。中庭桂树县明月。也解逐雄雌。倚帘含笑窥。
幽踪郎见惯。潜向银逐看。娇靥晕红潮。佯羞妥翠翘。
城头日出一丈五。偏桥长官来击鼓。山南野苗聚如雨。饥向民家食生牯。
三尺竹箭七尺弩。朝出射人夜射虎。砦中无房亦无堵。男解蛮歌女解舞。
千人万人为一户。杀血祈神暗乞蛊。沙蒸水毒草根苦。上山下山那敢?。
蠢尔苗民尔母侮。虞庭两阶列干羽。
晓日上窗红影转,暝烟透岭碧烟孤。六经总在虚无里,始信虚无不是无。
江皋朔风起天末,落叶街南积盈尺。此时客子正卧寒,村头沽酒相邀欢。
持杯欲饮不遽饮,剪烛西窗有余影。忆昔五年来南州,望远日日登危楼。
双峰翠角最清绝,远岫绾髻湖光流。江山乱后还姣好,碑碣仆地青苔浮。
因思长卿不可作,祇有怀古城南头。白云朝来暮还宿,此间幽隐真沧洲。
清音堂高下临渚,水声飒飒鸣寒杵。斋头千尺琅玕鸣,树杪十丈蛟虬舞。
羁客兴酣每快意,诗成落笔走风雨。夜半江城闻雁声,寄书今夜由南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