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下銮舆幸讲堂,徐看天仗转东厢。翠旂拂柳宫墙绕,清跸穿云阁道长。
千载明良真际会,九朝文物旧彝章。小臣漫厕夔龙后,彷佛还瞻日月光。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杖底诸山似浪纹,舞青摇绿鬣纷纷。半规影里江河合,一尺烟中晋楚分。
未有因缘离下界,虚将名字列高云。松风破梦丹炉冷,惭愧琼田碧草芬。
二十馀年别帝京,可能朝市污高情。
秋光何处堪消日,漫绕东篱嗅落英。
同学故人今已稀,重嗟出处寸心违。自知世事都无补,其奈君恩未许归。
沧洲白鸟时时梦,玉带金鱼念念非。准拟明年乞身去,一竿同理旧苔矶。
屈指年华四十三,归来憔悴百无堪。远怀未得生前遂,俗事多因困后谙。
百亩桑麻负城邑,一轩花竹对烟岚。纷纷世态终休论,老作山家亦分甘。
穷冬霜露下,谷风转凄其。以今四运周,感兹百卉腓。
披榛归北圃,墟里故依依。桑竹馀朽株,台榭有遗基。
野老相与至,嘲谐谈昔时。谈罢辄引觞,陶然无所思。
纷纭世中事,寒暑相盛衰。此理苟不胜,役役徒尔为。
既以适吾愿,何能忽去兹。
一曲鸣琴一局棋,一瓢新酒一编诗。幽斋风月清无限,莫问流年有盛衰。
绝域山川饱所经,客蓬岁晚任飘零。词源未得窥三峡,使节何容比二星。
萝茑施松惭弱质,蒹葭倚玉怪殊形。齐名李杜吾安敢,千载公言有汗青。
策马城西望,郊原带夕晖。霜凋秋树瘦,云补远山肥。
跃水参鱼乐,横空慕雁飞。偶偕农父语,昏暮尚忘归。
台地一年耕,可馀七年食。寇乱继风灾,民间更萧索。
今岁大有秋,仓储补云亟。谷贵虑民饥,谷贱农亦恻。
厉禁久不弛,乃利于奸墨。徒有遏籴名,其实竟何益。
估客既空归,裹足此寥寂。何如撙节之,一艘一百石。
穷年移不尽,农商惠我德。幸与诸当途,从长一筹画。
飞琼小字谁拈破。何事人间堕。鹦哥唤出倍堪人。
又怕东风、且下水晶帘。
青螺未绾浓云袅。香入菱花小。知伊新恨在眉头,只是对人、强说不曾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