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月池边宝刹鲜,不知赐额自何年。行从九折云中坂,来结三生物外缘。
岁久松杉巢白鹤,春晴楼阁涌青莲。谁言好景僧能占,总落游人眼界前。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是民是贼论纷歧,铸鼎图奸始共知。黄带亦编流寇传,绣衣重睹汉官仪。
自天下降愚黔首,为帝驱除比赤眉。伏剑直臣犹未瞑,料应喜见中兴时。
层楼夜午转西风,眉际新愁刬地浓。怪得当时潘与宋,凄凉尤怯此时逢。
名高斗山。身驰貊蛮。文章经术流传。望龙门在天。
名山太寒。遗书半残。讲堂蔓草荒烟。问儿孙执鞭。
伧父何由习楚风,家山俱在古河东。相逢憔悴干戈后,追数悲欢梦寐中。
掺袂又成千里别,放歌空念一尊同。他年倘有加餐字,试问渔舟鹤发翁。
临高怀远怅夷犹,放目微吟竟日留。一雁北来天杳杳,片帆东下水悠悠。
云烟惨淡关河暮,风雨凄凉观阁秋。回首何由叫虞舜,苍陵山色向人愁。
断岸欹危挂古藤,红泉瑞露饱何曾。清羸百鸟衔来易,将供日中一食僧。
夜发新城望浙城,好风吹送片帆轻。一丸皓月天心小,万里沧江镜面平。
白浪总催皓后事,青山不尽古今情。重来十载登临地,何处故人同眼明。
每过高僧话,应宽过客情。诗成天藻丽,酒泻雪香清。
文度推英俊,元方辱弟兄。何知漂泊际,怀抱一时倾。
吾巢寒獭似,君架蠹鱼然。此外无多地,其中别有天。
两瓻千卷破,四座一人眠。明月将军报,门前促和篇。
细挹琼浆鍊紫霞,殷勤种得碧桃花。天风一夜都吹尽,却落寻常道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