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发丝丝不满梳,衰容览镜已非吾。萧条暮景看篱菊,次第秋风到井梧。
物外机心聊奕旨,老来多事坐诗逋。秪应双足能强健,着屐登山未要扶。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五月正阳月,何尝与雨期。浃旬檐溜注,深夕水声驰。
古屋床床漏,苔墙堵堵隳。子桑谁复饷,勾漏政须医。
当飨休听《暇豫歌》,破巢完卵为铜驼。国殇何意存三户,家祭无忘告两河。
击筑泪从天北至,吹箫声向日南多。知君耻读《五裒传》,但使生徒废《蓼莪》。
云鬟高结靓妆新,白玉屏开光照人。莫为桃花怨风雨,牡丹亭上有馀春。
修真子,物外细搜求。既得出家须惜福,各增功行度春秋。
诸事一齐休。
持内照,心月按云头。二物冲融成大药,三关流转旋添抽。
元海把根收。
泪眼看花枝,齐行奠玉杯。日暮铜雀迥,歌舞妾空来。
悲心舞不成,恨唱歌声咽。君王去后行人绝,但见西陵惨明月。
呼童乘露采松花,巢鹤惊飞月已斜。待久不来眠不得,为怜今夜宿谁家。
龙孙乍脱绷儿锦,石面都皴弹子窝。画妙通神欲飞去,虎头痴绝奈渠何。
下瞰无底潭,上压千寻壁。石柱忽倒垂,一洞破青碧。
山空人语响,径古苔痕积。既瞻米老像,还求范公迹。
旷怀耿至今,风流缅似昔。浊醪共斟酌,杂坐云根石。
回瞻隔浦帆,隐隐没沙碛。水风时吹衣,斜阳澹将夕。
偶涉已浩浩,欲去仍恻恻。良会不可常,况值远行客。
挂席四千里,登临兴不孤。南浮指衡岳,北望接荆巫。
积水寒生晕,秋山淡欲无。诸君自廊庙,曾否忆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