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晚凉多,溪堂夜来雨。乔然两青杉,繁阴遽如许。
山僧候岩扉,喜听松间履。为破明月团,自汲寒泉煮。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秋原何萧萧,耳目去杂茸。枯荷犹穿塘,苦瓠尚抱陇。
寒风吹空林,落日照古冢。徘徊观陈踪,露下发忽竦。
烟芜泻浪,晴川铺练,一阵风来吹皱。韶光百五禁烟时,又过了、几番花候。
夭桃染晕,垂杨拖线,万点春光泄漏。口噙红豆寄多情,为谁把、相思尝透。
人生无友朋,何以攻短阙。我交君弟兄,意合非固结。
奈何不须臾,已复经岁月。叶落政知秋,竹新还缥节。
不见镜中石,遥思枕上峰。景星光欲聚,夜雪兴偏浓。
著述编新草,吟哦对古松。华嵩归隐处,云树几千重。
石润非经雨,林空岂借秋。诗成清不禁,髣髴到沧洲。
野居无事洛之干,一杖逍遥任考槃。青玉映筐挑马齿,紫云摇壁斗鸡冠。
客登秋阁生毛羽,山向诗人露肺肝。林静月明高唤酒,又听渔唱过前滩。
泗上高台旧汉封,昔人曾上此歌风。咸阳鹿去雄图尽,芒砀龙归帝业空。
断碣古苔寒雨积,危基低树夕阳红。客游到此堪乘兴,醉把金尊送落鸿。
从宦当年此地游,登龙喜逐识荆州。江湖一别八千里,京国重逢三十秋。
紫禁承恩偏浩荡,寒窗刻志尚淹留。相知亦有常何在,但愧无才似马周。
皓魄中天白,凉光泛薜萝。花香牵逸兴,琴响间清歌。
主进千觞寿,客忘两鬓皤。只愁罍瓮竭,不问夜如何。
此夜月如昼,有人同倚楼。山河万古色,天地一轮秋。
尽赏兴不足,醉看身欲浮。因思旧年处,风雨未能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