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六首 其三

十月山城雾雨收,江南春浅类清秋。窗前觅得新成句,木叶萧萧杂水流。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猜你喜欢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池寒柳复凋,独宿夜迢迢。雨顶冠应冷,风毛剑欲飘。
故巢迷碧水,旧侣越丹霄。不是无归处,心高多寂寥。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曾为瓜圃平生传,今读东阳哭死诗。彫谢不禁前辈叹,风仪长系后人思。

林猿惊上新华表,鸥鸟来衔旧钓丝。轩冕知非公素愿,凤毛方占上林枝。

子美欲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正宗是士俱欢颜。
嗟我一室久疏陋,风飘雨剥堵不环。
欲具茅茨小编葺,斤斧四顾家无山。
谁谓潘郎坐华屋,肯为湫隘兴永叹。
惠以南山好松板,翦伐毁就皆丸丸。
我今朴斩遂有日,居处可望奄冗宽。
方知广厦庇寒士,子美之论非高谈。
古人骨朽高义尽,习为鄙吝风俗悭。
皆使如公眼青白,古人风义当复还。
吾闻渊明谢主人,冥报止谓因盘餐。
公今饭我德何啻。渊明诗来犹可攀。

微月翳西林,繁星灿如锦。欢言恋清景,展席不遑寝。

凉风能相期,沆瀣若可饮。劳生伤局促,徂岁急苒荏。

为君捐万虑,高卧且安枕。

下土正麟斗,若木风荡荡。一夕坠濛谷,六龙不得上。

夸父亦何愚,邓林以为杖。崦嵫只一山,神州亦无两。

百灵皆高眠,而我独偃仰。早不畜雄鸡,何时见天朗。

剔秃圞一轮天外月,拜了低低说:是必常团圆,休着些儿缺,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

大雪填虚翻海波,袁安门户可张罗。寒惊春絮因风早,病觉空花向眼多。

梁苑喜开陈桂酒,郢人谁已唱兰歌。少年抚景应须醉,莫学衰翁著睡魔。

穷攀任生皲,醉吟微带齆。列坐对弯跧,大呼应锽。

嗜癖牛李愚,诗战邹鲁哄。

使车昨日到金台,绿水芙蓉花正开。圜堵愧劳相问讯,客居梦想共衔杯。

含愁不听新莺语,跃马还从旧路来。料得故交多出饯,寂寥离思独难裁。

拂袖行歌归故乡,相思又是一星霜。梦回江上秋风杳,愁入天涯春草长。

书问久淹嗟契阔,诗章时读慰凄凉。知君亦有逍遥兴,肯学征鸿为稻粱?

吾闻天台久,尝读兴公赋。兹为东南镇,神灵之所据。

奇挺究万状,嵩岱不足语。颇疑说过夸,特为辞之嫭。

象微乃州民,能识山之故。从容试为问,聊得一二疏。

赤城建霞标,上与牛斗附。万有八千丈,矗若天一柱。

瀑布发高源,飞流翻四注。雪霜浮虚空,晦明乱朝莫。

岩足多丹石,光华灿宝璐。楢溪百馀仞,欲济毛骨怖。

九折凌峻梁,五界穷幽路。芝兰散奇草,松桂罗嘉树。

祥风吹白云,飘然若可御。幽閟足龏怪,纤悉难毕具。

凡迹古不到,神物阴自护。传闻昔人说,中有洞天处。

是名不死墟,众真所游聚。玉堂敞金庭,碧林列瑶圃。

有能从而求,得之乃仙去。斯言宁可信,良非吾所慕。

吾志本丘壑,久已失厥趣。谁言石渠客,乃甚辙中鲋。

秋风日已高,归心浩欲骛。兹山宿所爱,送尔缅东顾。

吾庐因尔卜,伻来审绘素。

垂柳迷归路,飞花引去舟。叠峰山错峙,曲岸水回流。

凫岸晴方举,鱼龙暖欲浮。身随吾道在,此外复何谋。

文章迩来气燄低,圣经颇遭馀子弄。公归除□□□□,荆舒之说惩应痛。

秋涛怒卷古彭城,太守临堤版筑成。猛士诗人楼九日,羽衣吹笛月三更。

曾吟大集淋漓句,今听双洪斗落声。叹息故山归未得,不胜风雨弟兄情。

不胜潇洒送清晖,松韵泉声满四围。入座自挥青玉麈,临流还着绿蓑衣。

人间谁更穷于我,天上宁无路可归。陶令嗔儿却多事,撚须且看句先飞。

梁山宫高高切云,秦家箫鼓空中闻。宫殿作云王作龙,何人敢谒滈池君。

珠围翠绕穷天下,道上行人衣半赭。不觉生灵血液枯,化为宫上鸳鸯瓦。

朝卢生,莫侯生,师事二人学羡门。焉知以政藏其身,神仙亦死何曾神。

空能诈取六孱国,不识卢生真閒客。种成间隙卢生去,尚令道士作鬼语。

祖龙竟堕此机中,以璧见欺犹未悟。鱼腥引得扛鼎来,梁山火灭汉旗开。

何如后世丹青手,一夫不役千楼台。梁山之图却传世,梁山之宫安在哉。

已觉烟消暮雨残,洛阳三月倩谁看。红香暖日流云散,青冢黄昏泣露寒。

竞逐钿钗春未减,暗窥妆镜泪初乾。匆匆何似休归去,回首连天红雨漫。

内人倚遍玉楼东,晓色开云腊雪融。
羯鼓一声花尽拆,三郎自唤作天公。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