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敚,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秦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于天者以解之。
陇月娟娟白板扉,溪风飒飒冷麻衣。藜床坐月人空老,铁研磨穿计己非。
叔夜自难堪作吏,季鹰那解早知机。但教方寸长无事,一酌清泉亦自肥。
孤山处士孤吟处,水影月香馀妙句。鹤声叫绝陵谷秋,修竹祠空几愁暮。
白云生根著湖水,力尽西风飞不去。何人鞭石下崔嵬,中流截断鱼龙路。
丹青楼观花如雾,葵麦无情仅前度。何似槎牙半死枝,百年犹是咸平树。
荒烟坏柳断桥冰,宿葑田深散鸥鹭。画船歌舞不须臾,落落诗名自如故。
野人亦有沧洲趣,安得数椽相近住。长待天寒欲雪时,杖藜来访梅边墓。
怀抱独惛惛,平生何所论。由来千种意,并是桃花源。
榖皮两书帙,壶卢一酒樽。自知费天下,也复何足言。
江头杜老典衣醉,垆畔吴姬唤客尝。拍拍满怀春意足,真珠红滴小槽香。
农夫雨耕陇,蚕妇乾采桑。雨旸各有为,节物悬彼苍。
怀哉衣与食,宵昼恤流光。矧伊丈夫子,人道立阴阳。
独禀造物秀,生而射四方。行行少且壮,发硎试光芒。
勤心追往哲,所用何不臧。神圣非绝级,虑以斤斧戕。
千金握抟黍,拱璧尘秕糠。生不蟪蛄值,死与狐狸藏。
岂无婉娈时,朱颜斗春芳。花月玩朝夕,膂力误方刚。
哲人惊拊髀,中夜起徬徨。日昃不再中,发短不可长。
决此须臾命,刺虎奋卞庄。万法持一心,三复慎独章。
六籍无真诀,猿狙浪登场。亦有朱与翟,食人肆犬羊。
尼父援空空,颜生诬坐忘。遂令西方教,乘虚逞雄强。
龂龂洙泗间,闽洛一苇航。中启龟山氏,后先秩天常。
乾愓指心法,致儆荒与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道丧复千载,吾与点也狂。
峨峨万仞冈,磊磊千寻石。泠泠百丈泉,幽幽隐士宅。
隐士夫如何,逃名而晦迹。岂乏英雄姿,矢志在松柏。
空谷多秋风,须眉一夜白。有酒不盈樽,有几不盈尺。
念无天下士,中怀常愤迫。孤虹贯长天,如或见衷赤。
予自远方来,邂逅快所获。相将出白云,相对谈今昔。
今昔事既殊,怆然起痛惜。东山未为大,西山宁为窄。
木落水尽千崖枯,隐几嗒焉我丧吾。万窍怒号任天籁,六藏赅存同蘧庐。
梅花映带雪花白,芳洁足称静坐者。静坐之乐何处寻,雷在地中见天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