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赤豹黄罴贡上方,虞罗致尔自何乡。微躯亦被雕笼缚,远视犹闻宝络香。
显晦山林齐感激,喧呼道路有辉光。名鹰侧目思翻掣,细犬搔毛欲奋扬。
随侍近收擎鹘校,上林新起戏卢坊。攫兔定蒙天一笑,磔狐应使地难藏。
贡官驰马尘埋面,驿吏遭箠泪满眶。南海亦曾收翡翠,西戎先巳效羚羊。
白狼也产从遐域,白雉犹劳献越裳。圣德从来及禽兽,欲将恩渥示要荒。
四十年前王国鸣,红带编绳束发青,众客对之俱含情。
我亦把酒劝一觥,欲引其答骄不应。今来转睛年六十,头发虽黑髭须白。
诸朋作寿鹅双蹠,我却龙钟行不得。送肴一格四杮朱,令我自吃省我沽。
惜少方阑唱鹧鸪,方阑若在亦丑吾。
曾展丝纶阁不才,九重分命带春来。黄昏独坐谁为伴,花影重重覆绿苔。
亭内幽芳手可拈,亭外绿阴分四檐。主人出去云在榻,独客行来月满帘。
佳禽四五似相语,小竹二三初放尖。自古天公惜清况,赏心乐事谁能兼。
竹间樵径行应熟,花外渔舟望欲迷。处处稻畦分落照,荷锹人去水禽啼。
南国隐君子,文坛先柳州。人迁新宅第,梦绕旧湖楼。
往事余图画,儿时感钓游。浮生本羁旅,何必恋林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