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风起,津梁断、盈盈一水难渡。藕花相向自成莲,谁道中心苦。
又不觉、明星在户,鹊桥横跨黄姑渚。怕喜极悲生,似那日匆匆,再把欢笑辜负。
堪恨桂阙姮娥,乘云骖雾,便踏龙尾先去。碧鸡啼罢凤楼寒,早漏声催鼓。
盼油壁香车驾了,踟蹰欲觅频回顾。但暗滴、真珠落,教向人间,散成飞雨。
群胡竞作天魔舞,㣼利天宫下兵雨。空山月黑翁仲语,欲灭皇风扫三古。
满目女娲抟土人,濛濛梦入蟪蛄春。直甘大地作布施,何惜恒河沙等身?
是何世界今顿遇,一切法消偈四句。相期出挽阳九厄,日轮天转黄人气。
建牙吹角绕边城,高鸟应知避汉兵。欲使宝刀应渤海,不妨投笔效班生。
凯书捷奏龙颜动,画舫应来图笥清。粤国江山千载后,儿童犹识令公名。
飞沙城郭无多树,一树窗边孰为栽。好鸟便从空外至,奇花争向地中来。
即看露上盆禾未,且喜荷根出水才。今日故山长寂寞,陂兰多恐不能胎。
明代华亭高检讨,磬山之石为笔山。第八洞天睹彷佛,群仙门辟群峰闲。
大茅最高屹南立,中茅小茅西北环。上馆洞西大茅对,中馆下馆寻松关。
东西楚王涧相隔,合流洞水疑琤潺。积金峰小实磊砢,龙池晰蜴飞应还。
上洞下洞极蚛蛀,七八洞透兼升攀。岂惟泉东崖若劈,深入几步穷源艰。
横瓦三寸高及半,阳阴仅寸罗孱颜。最高之阴白玉片,晃朗叆叇心为闲。
数传未落广济库,吴镇非我图犹悭。试摩长史左纽桧,采药便踏秋苔斑。
绣壁溅群瀑,合飞势渐缓。水口回层峦,峭削如岸断。
茅茨四五家,篱落曲以款。幽人此间住,好风涤烦懑。
桃源理或然,奥区事非诞。绕径柳毵毵,依墙枣纂纂。
接筒引流长,叠石架桥短。孤亭当翠微,脩竹森千笴。
远岫霭微岚,鸣禽乐暄暖。飘飘携琴客,巾屦亦閒散。
问渠胡不弹,清音胜丝管。
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其仕在官,有名绩矣。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之,曰“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祖讳锜,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四方。君之少也,为学自成。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时举二百馀人,惟君最少。及试,报罢。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县。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再起,发陕西;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自陕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至棂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容口。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馀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君始出,试为溧水令。其考自远来县治。疑子年少,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皆曰:“吾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考乃喜,入官舍。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尤多名迹。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君以为不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
君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八十二。夫人王氏无子,抚从父弟树子通为子。既而侧室钟氏又生子迟。孙二:曰初,曰禧。始,君葬父母于所居小仓山北,遗命以己祔。嘉庆三年十二月乙卯,祔葬小仓山墓左。桐城姚鼐以君与先世有交,而鼐居江宁,从君游最久。君殁,遂为之铭曰:粤有耆庞,才博以丰。出不可穷,匪雕而工。文士是宗,名越海邦。蔼如其冲,其产越中。载官倚江,以老以终。两世阡同,铭是幽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