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摄山栖霞寺三首 其一

寒林日暮息车徒,却得南朝最胜区。廿载不登禅子榻,一宵权作佛家奴。

齐梁寂寞名犹是,儒释纷纭念已无。最是宦心能败道,羞将束带问衣珠。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日日青楼醉梦中。不知楼外已春浓。杏花未遇疏疏雨,杨柳初摇短短风。
扶画鷁,跃花骢。涌金门外小桥东。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帘第几重。
麦田正尘坌,桑径忽滂沱。
比屋起相告,荷锄行且歌。
园林半扃锁,车马绝经过。
大尹爱民物,何妨喜更多。
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
迢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遮坐银屏度水沈。障风罗幕皱泥金。日迟宫院静愔愔。繁杏半窥红日薄,小怜低唱绿窗深。试拈犀官写春心。
朝入一几纵,暮入一几横。
黄卷值昔人,欢与相逢迎。
孙子谢口语,阮生劳目睛。
登亦岂必喑,籍犹未能盲。
学非经世具,所贵自知明。
仁义有不然,失时悲战泓。
一生屐几量,况欲俟河清。
动与道弥远,静于理逾精。
君能问舍往,吾亦卖刀行。

软红尘里眼曾开,苦被新诗猛唤回。借问锦心能底巧,更从月胁摘将来。

寒泓不到十馀年,老眼重看意惘然。漱裂苍崖玉龙口,堕成清镜雪花天。

须烦佛界三昧手,拈出茶经第二泉。珍重赞公惊久别,且谈诗句未谈禅。

圣主胸襟包率土,天锡园池乃如许。
坐观块石与根茎,无乃卑乃不足数。
日烘晴,风弄晓,芍药荼醾,是处撄怀抱。倦枕深杯消不了,人惜残春,我道春归好。
絮从抛,莺任老,拼作无情,不为多情恼。日影渐斜人悄悄,凭暖栏杆,目断游丝袅。

树犹如此我何堪,长笑殷郎气不男。若见女儿腰十五,一生踪迹只江潭。

河水南边广武山,山头簇簇故城閒。徘徊不尽千年事,秋草秋花驻马看。

半裹红巾泪语低,别离情味莫凄凄。鸳鸯守定双飞愿,一任惊波浪影齐。

兰替天香蜜替黄,巧如施粉妒何郎。东君若要分流品,侬是水仙鸿雁行。

秋风起兮草木黄,燕子归兮雁南翔。芙蓉落兮桂子芳,怀古人兮不能忘。

横汾之歌何壮哉,俯仰千古真雄材。宝鼎出兮祠后土,性好奇兮志用武。

嗟太荒兮安足数,五谷熟兮衣裳完。秋风秋风兮,毋使吾民饥且寒。

摇漾越江春,相将采白蘋.归时不觉夜,出浦月随人。
兼旬蹭蹬在京华,又见东风御柳斜。
客里不甘佳节过,借人亭馆看梨花。

独寻幽处结孤茅,泉石膏肓疾未消。放鹤启扉膏醉竹,通泉凿石跨飞桥。

露香秋老收莲种,花雨春深课药苗。食罢行吟循泽畔,棹歌声引夕阳潮。

满目繁华处,檀心独自清。名花无艳色,贵客有闲情。

映日裁云样,朝天捧玉英。何须琼岛觅,月下笑相迎。

天中记得谒凫旌,白下依依话旧情。宦久却怜添短鬓,功多方拟请长缨。

如何应诏来旗鹤,还望扬灵跨海鲸。鸿笔幸教传令子,贤书早达振家声。

康山庙祀开平王,五老峰高太白堂。才子英雄浑不记,高低酒价问都昌。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