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黄雀风长雨洗枝,丹鱼出水赤光肥。遥天寥海绝行迹,翠减红销知为谁。
曲阁香凝龙气暖,腻叶蟠花带云浅。正是双蛾巧唤愁,欲断应凭胡燕剪。
滴泪和泥封锦书,书中一字一行啼。莫恨鲤鱼红尾短,随波好送到辽西。
蹙衄鸡头徒若沸,绀房莲子光细细。折莲寄远被丝牵,舞鸾却识莲中薏。
对西风、鬓摇烟碧,参差前事流水。紫丝罗带鸳鸯结,的的镜盟钗誓。
浑不记、漫手织回文,几度欲心碎。安花著蒂。奈雨覆云翻,情宽分窄,石上玉簪脆。
朱楼外。愁压空云欲坠。月痕犹照无寐。阴晴也只随天意。
枉了玉消香碎。君且醉。君不见、长门青草春风泪。
一时左计。悔不早荆钗,暮天修竹,头白倚寒翠。
莫笑樽前白发翁,曾骑竹马戏元丰。年弥八帙痴顽在,身荷三朝宠眷隆。
绿野敢将前哲比,香山幸有老人同。兴来尚欲寻幽去,收拾残春杖屦中。
画桥分手。鹊脑双倾婪尾酒。泪洒鲛珠。斟酌来朝欲寄书。
雪炉焚怨。粉魂不觉当风倦。凤懒龙娇。闲却床头紫玉箫。
汪生七龄失所怙,交亲一旦弃如土。任氏遗孤衣葛衣,谢朓书堂掩蓬户。
贤哉生母备艰辛,十指纺绩易米薪。夜深教生读经史,生年二十歌采芹。
上堂拜母母色喜,文名藉藉惊乡人。生才有如此,生岂常贱贫。
人情冷暖不足道,白衣苍狗驱浮云。冰霜自是生成德,利器原从盘错识。
由来人定可胜天,柳母丸熊欧画荻。秋风鹰隼好腾骞,立身廊庙师昔贤。
好将母氏劬劳状,胪入兰台列女篇。
寒藤骨数百尺,枯木大七八围。挽取到公奇石,俱还数幅寒溪。
出异归同禹与颜,未分黄阁与青山。事机爽忽秋毫上,聊验天心语默间。
青山慊吾意,舟子莫余违。言兹隆中游,兀坐敞舷扉。
须臾来万状,云水镇依依。俨居方池中,四面单翠帏。
偃仰断且续,高下堕还飞。插天蔽星斗,伏地堪渔矶。
平平罗几案,整整列鼓旗。大将坐横剑,万马纷而驰。
呀然散不收,忽合如长围。如行图画中,而罔笔墨畦。
平生跌宕怀,老大丘壑姿。不图行役地,乃与胜境期。
惜哉南北人,安得久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