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倪以孚

孔壁遗经义可寻,都因传注惑人心。从头且莫生枝节,记得全文直万金。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猜你喜欢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雍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汤武之隆,诗人歌之。《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建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万里西风吹去旆,满城无奈离情。甘棠也似戴公深。晓来风露里,叶叶做秋声。
十载似番遗爱在,须知愁满宜春。楚天低处是归程。夕阳疏雨外,莫遣乱蝉鸣。
内史用尧意,理京宣惠慈。气和祥则降,孰谓天难知。
济旱露为兆,有如埙应篪。岂无夭桃树,洒此甘棠枝。
玉色与人净,珠光临笔垂。协风与之俱,物性皆熙熙。
何必凤池上,方看作霖时。
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
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
雁孤飞,人独坐,
看却一秋空过。
瑶草短,菊花残,
萧条渐向寒。

帘幕里,青苔地,
谁信闲愁如醉。
星移后,月圆时,
风摇夜合枝。
人畸天则偶,俗隘我常优。
谩道蚿怜鳖,终成鹊避鸠。
蹇驴花露晓,孤雁稻云秋。
想见招魂曲,人人说少游。

与子同家湖上山,烟波浩渺东西间。长江万里每独往,落日孤云时共还。

澧兰折得万我遗,湘竹种成谁与删。不万更作招隐赋,石上桂树丛生斑。

不要梅花比玉容,柔桑枝上要春风。圣人见说常躬俭,拟助君王赏战功。

方广灵踪为绝概,到者纷纷殊不会。
乱云深处著禅庵,孤猿啼在萝窗外。

萧萧禾黍荻芦横,一望湖光廿里程。夜半归来眠不得,北窗风雨带秋声。

河阳老将惯登坛,见说天山战垒残。六郡于今年少在,谁将尺组系呼韩。

六出花轻巧剪裁,瑶林玉砌映南台。冰澌四面寒光合,疑有飞仙月下来。

解名尽处是孙山,君名更在孙山外。

邹鲁儒风湮,嬴秦强力逞。苏张舌肆矛,申韩智设阱。

典籍付劫灰,仁义弃荒梗。亭长马上来,功成亦侥幸。

苟且由萧曹,因循及文景。卓哉江都相,晁贾非可并。

三策本《春秋》,反覆诫修省。正谊与明道,功利所亟屏。

至今两庑祀,千秋日星炳。管子霸者佐,思以富强骋。

官海始熬波,国用因不窘。后世桑孔辈,锱铢收几尽。

淮南百万租,设使俾专领。趋膻如蚁蝇,处浊同蛙黾。

谁令先生居,一朝作金矿。我兹瞻荒祠,三叹中耿耿。

幸有遗井存,悠然自清冷。独来?寒泉,对之涤心影。

幽居已似水中仙,更有亭台在屋边。
似作小图难画处,一年两驻内家舡。

月情荒尽酒魂癫,欲睡惊啼梦不延。提起远山愁更聚,祇因游子住眉边。

迟日空山感易生,依稀犹记别时情。梧桐一叶罗浮寺,砧杵千家雁翅城。

高树远峰寒月影,暗虫疏雨夜钟声。此时拟赋思君咏,直至召集始得成。

晚凭又阁望西东,细雨微烟澹碧空。造物使谁匀画手,山川平远有无中。

元是黄梅村里僧,生来自笑百无能。一瓶一钵随缘住,孰谓而今继祖灯。

北淀荷凋,西堤柳变。蓼汊芦汀,时闻断雁。万里捲尽寒烟,蔚蓝天。

亭皋水叶萧萧下,萸堪把。又是重阳也。龙山会上人静,浊酒堪赊,对黄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