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散凭陵群木槁,只有梅花欺不倒。篱边野外忽嫣然,暗香解作幽人恼。
化工著意为尤物,故遣孤芳得春早。道人写照三昧手,不假丹青更妍好。
诗家也是可怜人,落笔云烟随意扫。遂令淡墨胜铅华,纸上一枝长不老。
庭中几树正垂垂,忍看飘零委烟草。会须痛饮对繁华,细把根源问苍昊。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碧云低蘸红楼影,如今倚楼人远。卖酒炉空,题诗壁坏,零落粉奁香碗。
缘深梦浅,恨弹指西风,候蛩凄断。莫问南湖,一袈裟地更谁管。
当时何限俊侣,算填词李十,能溯欢宴。巷口斜阳,湾头剩水,记与徐娘初见。
重开画卷,认几曲疏帘,那回曾卷。柳已无多,晓鸦啼到晚。
自笑胶胶扰扰身,十年匹马走红尘。何时雪满平生屐,太华峰前约故人。
漠漠江天霁色和,杖藜徐步听渔歌。繁花欲尽惊春暮,紫燕将雏逐客过。
把钓不嫌生计拙,浪吟刚是老来多。閒身恰称清凉界,十载菟裘锁薜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