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公元一二二四年前后在世]字圻父,号篁栗翁,上饶人,居麻沙。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早登朱熹之门。宁宗嘉定十年(1217)进士,官至观文殿学士。平生乐于山林,淡泊自守。能诗文,与同邑刘潜夫齐名。克庄尝叙其诗集,行于世。
古人有战伐,诛暴以安民。今人尚杀戮,无问豺与麟。
滥官舞国法,致乱有其因。何为昧自反,一体含怒瞋。
斩艾若草芥,虏掠无涯津。况乃多横敛,殃祸动辄臻。
人情各畏死,谁能坐捐身。所以生念虑,啸聚依荆榛。
暴寡惮强梁,官政惟因循。将帅各有心,邈若越与秦。
迁延相顾望,退托文移频。坐食挫戎机,养虺交蛇鳞。
遂令耕桑子,尽化为顽嚚。大权付非类,重以贻笑颦。
鼠璞方取贵,和璧非所珍。但恐胥及溺,是用怀悲辛。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而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夫駪駪,牡彭彭,骆马啴啴经四方。嘉君从事多旅力,愧余偃息仍在床。
此去驱驰须尽瘁,好将咨度报明王。我欲赠君无他语,惟有清梦绕邗浪。
愿得隋堤传好句,时将明月寄愁杨。更愿一洒邗江水,尽洗纷纷名利场。
此言赠君君自详,此味惟我与君尝。慎勿轻向他人道,应笑狂夫诗亦狂。
有瑞复有瑞,有瑞在虞周。气机一相感,谁辩瑞所由。
邈兹千载下,同气如相求。下瑞以形化,上瑞与天侔。
洋洋鉴湖水,中有沈隐侯。闲开有瑞堂,绕堂花遭周。
三葩出并蒂,桃菊葵同休。鸡冠峨似豸,正色莫与俦。
君子秉明哲,奕世绍箕裘。阴阳须合德,奇偶会神谋。
达观大化内,天地其同流。
怡趁春光好,扶筇绝顶行。江山入图画,天海快澄清。
百粤此雄镇,三君垂大名。茫茫怀古意,俯仰有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