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碧桐秋气高,洞庭南望俯亭皋。怪来落叶兼风下,知是幽人读楚骚。
琴台如髻绕烟鬟,学得新声手自弹。七十二峰看不尽,烟波纯浸洞庭山。
妇道从来不二天,近知王母践斯言。从教白发三千丈,祗保清风五十年。
颁诰旌门今受赐,养姑教子旧称贤。一门盛事归贞节,堂上高名百世传。
袅袅朱栏倚细波,绿云相对閟嵯峨。中天车驾曾擒寇,何日楼船定入河。
霁柳午阴随岸远,露桃春色过墙多。黄旗适应东南运,已办箫铙几曲歌。
第二泉头坐晚晴,满林松籁杂溪声。涤烦老去卢鸿一,谢俗归来卫叔卿。
未必《茶经》随火化,拟寻茅屋待春耕。卧游画里违清赏,裹茗它年石上烹。
小楼依白石,且近周公涯。溪水迎门入,贾舫趁潮回。
闹市可安禅,缘未学如来。因寻周公梦,来者犹可追。
一日供偃仰,明日非所裁。
迥野饶秋色,高台半夕阳。鸥眠沙渚静,鸟没岭云长。
薄宦违幽兴,浮生更异乡。岁华成白首,丘壑愈难忘。
春尽范公祠下路,山云漠漠水泠泠。不知无数长松树,若个根边有茯苓。
不求闻达不修仙,纵酒高歌亦偶然。一笑身闲无个事,白云深处枕书眠。
性拙偶从宦,时危远效官。羁游故交少,孤立转迁难。
春兴随花尽,乡愁对酒宽。朝来明镜里,渐觉鬓凋残。
偶闻伐木晚丁丁,海内逢人忆弟兄。万里乡书裁过雁,半生旅思倦行旌。
风尘荏苒同为客,世路崎岖独怆情。君向西江弟向越,月明何处望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