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贾侯器宇何轩昂,下视龊龊真秕糠。眉分八字髭根黄,自许忠胆铁石刚。
彫弓一挽一石强,锦臂错出虬青苍。匣剑排射星斗光,壮心飞过祁连傍。
架鹰朝按血染裳,铁骢骑出辔闹装。健儿前呵檛列行,捷矢齐指云中鸧。
岂惟武力称擅场,亦有文价腾焜煌。新诗字字古锦囊,清论洒落飞天潢。
险韵千百敢独当,管锋落纸铿琳琅。古文探讨屋壁藏,史传山岳遗毫芒。
酒酣往往歌慨慷,连卷大白鲸吞航。自云畴昔富文章,家在冀北边一方。
天书屡膺贡州乡,云衢卜日横骞翔。中间落泊志不偿,武科拉取如截肪。
况有豪气十丈长,蟠蛰仅类绊骕骦。苦恨天骄久颉颃,抚臂便觉大袂攘。
坐縻岁月耗囷仓,口厌醇酿饱肉粱。吾非斯人可相望,要且报国真不忘。
我来自东甫春阳,邂逅绀宇同一觞。幅巾轻蓰追徜徉,促膝调笑初无妨。
自知投分出泛常,豁如馁腹得糗粻。短长不复置形相,落去䁹睨决壅防。
嵇生转觉嗜锻忙,高阳还因酒发狂。漫叟戏规祇搅肠,㗦嘈不减笛弄羌。
截竹岳顶掀沧浪,拨云春茗誇头汤。爽齿旋复行蔗浆,黄金大颗披橘穰。
插首往往罗幽芳,顷兹行乐殊未央。更辱邀我临山冈,大壶载酒冽鼻香。
果饤梨栗庖麇獐,韩刘黄胡狄与张。一一潇洒杂佩珩,高谈终日佛老庄。
妙理密契矢插房,绝倒顿足争跄踉。罢去追惜成悢悢,谁谓夫君气特扬。
投以大句尤加详,启函惬兴剧爬疡。忽疑写睇临望羊,高跻欲斧李杜吭。
麟凤自是品物祥,邀予属和驰缣缃。直取夷险分驽良,九牛犒师始落铓。
正喜先获大脔尝,洪河下涌淼沛滂。囚屯众鬼纳大荒,脱走束缚投桁杨,泞郎瞰临获与臧。
满注羿矢连九旸,沉魂夜泣青女霜。此来继辱厚意将,殆欲引辙观怒螗。
狗尾续貂弥足伤,雕胡未易加糠䵃。抟空方见一鹗飏,短翮便可枪榆枋。
咄嗟岂得不知量,区区琐碎久嗜菖。食鱼谁敢期大鲂,尚欲勉强牵牛箱。
无盐弄姿映康庄,难工祗益羞姬姜。聊将瓦砾酬琮璜,终愧后乘非腾骧。
杨柳阴阴宪府深,读书因见圣贤心。钟期去后今千载,谁复人间是赏音。
大宗大派接秋江,砥柱中流露法幢。照世万缘俱是妄,行天一镜迥无双。
当家谁道非临济,说法还须在老庞。蓦地绕床三振锡,更无言句两心降。
沧海横流付急湍,当年一柱砥狂澜。吁天抗疏一宸远,斫地高歌宛水寒。
长忆主恩留北寺,当诛臣罪恋南冠。不辞党锢人千古,辽鹤归来尚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