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姜西溟归慈溪

春风滋百卉,不荣孤柏根。白日回阴崖,霜雪惨不温。

丈夫重知己,烈士轻感恩。姜生起句余,水击南溟鲲。

《商歌》一亩宫,名动万乘尊。孤高取众忌,当路谁攀援。

季布揖曹丘,感激由片言。何况贫贱士,风飙阻重阍。

枚朔善骫骳,庄徐擅高论。连尻结股脚,词赋若云屯。

君独衔恤归,秋风刈丛萱。虎鼠竟何常,挥手声暗吞。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猜你喜欢
百尺楼头,奇哉此翁,元龙后身。当壮年襟度,百川鲸吸,平生出处,一片鸥轻。冷淡逋梅,淋淳旭草,但见风雷笔下生。荆州幕,觉坐间小异,乃有斯人。
牙樯喜色津津。正江影涵秋无点尘。对白苹黄苇,且供诗卷,紫薇红药,却演丝纶。举酒延蟾,倚栏闻雁,应念征人归尚春。君王问,尽不妨细说,万里戎情。
生平说大脱空,今受活地狱报。
一片无骨舌头,数日和根烂了。

已看秀色动高林,会见翛翛满翠岑。不学渭川千亩富,欲闻嶰谷凤凰音。

髯公本儒者,而有燕颔姿。一朝秉元戎,虏马不敢嘶。

赫赫百年内,举筹不数枚。大易称神武,岂在多伤夷。

明主见万里,何况数驿驰。白壁本不瑕,青蝇亦何为。

昨闻敕尚方,作貂缀冠禔。插羽高尺五,庸以华勋题。

愿君秉忠谅,以答鼓鼙思。

南薰门外春光老,絮雪晴飘教场草。三卫精兵点得齐,练习今朝比常早。

长竿钜旗悬将台,四面辟易行人开。前驱虎旅骏奔走,太监乘马当街来。

逡巡过去才都督,侍郎参行辔联属。绣衣御史并三司,冠盖低昂密相簇。

绳床列坐阅武亭,城外击鼓城中听。周遭柳围地宽广,阵势任摆方圆形。

内分横直开长道,火炮冲天队初到。弰尽雕弓冰作弦,通题勇字金涂帽。

急鼓争喧骑士驰,骁捷不数幽并儿。抡鎗夺槊左右射,互骋才艺誇神奇。

一声遥听敲钲响,输者鞭笞赢者赏。荷戈束甲捲旌旃,沿路飞尘扑归鞅。

风传?篥远近鸣,纷纭部伍各返营。太平方信从军乐,惟请衣粮不出征。

眼前草木强争春,往日繁华一聚尘。山水中閒赏心在,不知谁是肯堂人。

宦游几载赋归田,仙观重临破晓烟。黄鹤楼空馀铁笛,青牛人远剩瑶编。

山含水色星坛外,风送天花法座前。对景欲询修养术,世间何处觅真诠。

寺阁兹辰会,宾朋尽世贤。云山兼胜日,岩壑得高眠。

移席竹林晚,题诗花蕊妍。燕鸿何意绪,来往各翩翩。

绛节氤氲上太清,紫烟缥缈冠层城。鹓行不动瑶池影,凤幄微闻玉藻声。

律应一阳璇象转,福凝五位泰阶平。礼成回跸传行漏,百尺华灯阙下明。

北榭层基下,森森竹径幽。枝繁低拂盖,根密仅通流。

劲节轻环粉,狂鞭怒走虬。风霜胡可动,松柏乃吾俦。

溪冷浣花宗武哭,池荒梦草惠连愁。
行人犹说春风夜,灯影书声共水楼。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从来知己难为别,况值韶华正暮春。花落子规啼不住,半天风雨送行人。

九关守不严,失却两玉龙。
尘世著不得,忽来此山中。
雷霆白昼间,冰雪诗人胸。
天公不汝尤,为人作年丰。

一炉冉冉夜沉沉,妙处工夫静处寻。开卷长吟先辟蠹,闻香妙悟倍清心。

鼎浮烟篆芸窗细,味到英华玉漏深。添得龙涎留活火,青灯照处惜分阴。

滇池藤赤人难到,太乙青藜事近诬。林下支来供燕息,省中携去宠师儒。

吉贝城边寄此身,故乡归少异乡亲。
蜀无担石雄何苦,洛有书船孟不贫。
绿水孤村何处客,白头双阙老门人。
令狐冒雪成图画,还许渠侬续后尘。
西城好在朱夫子,屈指经年隔笑谈。
忽枉尺书经劳苦,更蒙绿柿远分甘。
似闻欲访严陵濑,何惜暂辞弥勒龛。
已约桐君候舟楫,当令风月往迎参。

同云影匝玄冥外,六出霙飘俄顷间。龙漠平看银海阔,虎贲初罢玉门还。

近窥瑶镜惊衰鬓,遥忆梅花满故山。酒对山阴频自酌,诗歌招隐待开颜。

低昂绿树春骄我,偃蹇青山气压人。远山故作低眉恨,好鸟能为缓颊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