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子 其二

白玉蒙沙花出泥,东家老汉得娇妻。少年不道妾心苦,夜夜门前乱乌啼。

妾心甘作井底水,郎君错走路旁蹊。谁家门前无鹞子,归去且自看家鸡。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猜你喜欢
莫问居人溺与逃,破篱攲屋宿渔舠。
中庭老树秋风後,鹳鹤将雏夺鹊巢。
有客眠孤馆,更阑拥纸衾。
清风千里梦,明月一声砧。
素壁秋灯暗,红炉火夜深。
寒猿啼岭外,惹起故乡心。
良时不复再,渐老更难言。远水犹经眼,高楼似断魂。
依依宋玉宅,历历长卿村。今日空江畔,相于只酒樽。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槐阴凝绿暗阶墀,雨后薰风拂面吹。鱼跃乱随新长水,鸟啼争占最高枝。

纱厨冰簟难成梦,羽扇纶巾渐及时。两阃清夷无别事,观书最喜日迟迟。

卧病经春鬓欲斑,远劳书札到空山。已拚樗散成沦隐,岂有筹谋济世艰。

万里云霄黄鹄举,一溪烟雨白鸥閒。明公忠孝恢前烈,拭目旌麾早渡关。

我秩元祀,上推鸿源。展事有侐,祲威肃然。升墄既降,秉心益虔。

荷天之休,于千万年。

晓日曈昽射赤墀,侍臣奏事退班迟。龙旂凤扇参差出,又是彤墀下直时。

匿光辉,认愚卤。兀兀腾腾,闲里寻闲步。垢面蓬头衣褴褛。乞食忘惭,方称烟霞侣。绝骄矜,趣真素。不受人钦,不择贫卑处。认正丹阳师父语。了了惺惺,功满归蓬路。

敛袂出明光,琵琶道路长。初闻胡骑语,未解汉宫妆。

薄命随尘土,元功属庙堂。蛾眉如有用,惭愧羽林郎。

花开何处但闻香,高下崇冈马足僵。山驿罡风吹地白,江村新月到门黄。

菜秧伤蠹因无雨,藤实成丹为受霜。年少心情最无赖,乍离乡已梦还乡。

涧草短短青,山月朗朗明。此夜目不掩,屋头乌啼声。

古庙俨松杉,遗容想佩环。黄枢声烜赫,金鉴泪泛澜。

臣节丹心壮,时危蜀道难。千秋松顶鹤,犹自傍梅关。

江右书生枉白头,杖藜始得北山游。
手摩红日登三观,袖拂黄埃看九州。
及下诚明真气貌,方知岁月老春秋。
更须梓就诸公什,焰焰声名万古留。

片片飞来东复西,倚门东望欲成迷。临风漫作开颜笑,带雨还为半面啼。

狂罥游丝萦醉客,巧随流水赚渔腼。须知欲尽犹堪惜,随处芳丛酒可携。

百金不惜市栀鞭,两耳不解听朱弦。
人情如此亦何以,我每见之独慨然。
夫君怀宝起浙右,掉鞅观光来日边。
夙学人言破万卷,新制我喜窥几编。
金茎玉露足秋爽,林花涧草争春妍。
纷纷牛毛岂不多,振振麟角尔固专。
摛藻词垣翻舍置,采芹乡泮仍留连。
所好者竽鼓者瑟,犹枘以方凿以圆。
陈平丰姿若冠玉,郦生辩口如河悬。
礼意殷勤日三接,华贯扬历岁九迁。
由来利钝系遭遇,未必愚智殊天渊。
乐育菁莪亦已重,况乃桑梓敢不虔。
去国不赋北门什,还家径上东吴船。
大材小试吾窃叹,冷官不厌子乃贤。
謇予阅世倏四十,守官太学垂五年。
包羞待问成倚席,毕景兀坐寒无毡。
勋业空期蚁附骥,俯仰却笑夔蛉蚿。
彼哉浮荣勿复道,归欤乐事言难宣。
会稽云门最幽绝,鉴湖剡水交漪涟。
玄猿啸呼山近屋,白鸟明灭江吞天。
云间往往得灵药,月下时时闻采莲。
多暇应为曲水会,乘闲便作东山眠。
村翁溪友总爱客,蕨芽莼菜不计钱。
酒酣更斫银丝帟,章就还洒蝉翼笺。
并游只许铁冠子,同载应怀玉局仙。
愿言留榻以相待,一曲拟乞君王前。
兰径香风满,梅梁暖日斜。言是东方骑,来寻南陌车。
靥星临夜烛,眉月隐轻纱。莫言春稍晚,自有镇开花。
布及崛起秉洪钧,料事当年若有神。
三尺孤坟封马鬣,一时直道犯龙鳞。
从容未见回天力,流落空闻弃海滨。
赖有高人秦处士,不防筑室作居邻。

久别愁契阔,一见情转纾。如何未几月,策马复驰驱。

晓出都门道,和风吹长裾。载酒双玉壶,酌君聊踟蹰。

好鸟对离席,垂杨发清渠。把酒未成醉,却忆相交初。

癸酉岁大比,就试来于于。当时誇特达,抱负期共摅。

荆山君献璞,沧海我遗珠。彼此或阻隔,蹉跎音信疏。

君教钱塘上,巍然道自居。湖苏齐经学,河汾播名誉。

我今忝登第,乘骢长安衢。相逢话畴昔,屈指十载馀。

公邸且为乐,忽闻䧏除书。宦辙岂常聚,仕途随所如。

恪共各自勉,离别安足吁。安庆俗齐鲁,诸生器璠玙。

到时正三月,杏坛化日舒。皋比坐容与,函丈争抠趋。

师道素所讲,熟路驰轻车。长养九霄翥,变化北溟鱼。

倘因閒暇日,尺书多寄予。

  予至滑之三月,即其署东偏之室,治为燕私之居,而名曰画舫斋。斋广一室,其深七室,以户相通,凡入予室者,如入乎舟中。其温室之奥,则穴其上以为明;其虚室之疏以达,则槛栏其两旁以为坐立之倚。凡偃休于吾斋者,又如偃休乎舟中。山石崷崒,佳花美木之植列于两檐之外,又似泛乎中流,而左山右林之相映,皆可爱者。因以舟名焉。

  《周易》之象,至于履险蹈难,必曰涉川。盖舟之为物,所以济难而非安居之用也。今予治斋于署,以为燕安,而反以舟名之,岂不戾哉?矧予又尝以罪谪,走江湖间,自汴绝淮,浮于大江,至于巴峡,转而以入于汉沔,计其水行几万余里。其羁穷不幸,而卒遭风波之恐,往往叫号神明以脱须臾之命者,数矣。当其恐时,顾视前后凡舟之人,非为商贾,则必仕宦。因窃自叹,以谓非冒利与不得已者,孰肯至是哉?赖天之惠,全活其生。今得除去宿负,列官于朝,以来是州,饱廪食而安署居。追思曩时山川所历,舟楫之危,蛟鼋之出没,波涛之汹欻,宜其寝惊而梦愕。而乃忘其险阻,犹以舟名其斋,岂真乐于舟居者邪!

  然予闻古之人,有逃世远去江湖之上,终身而不肯反者,其必有所乐也。苟非冒利于险,有罪而不得已,使顺风恬波,傲然枕席之上,一日而千里,则舟之行岂不乐哉!顾予诚有所未暇,而舫者宴嬉之舟也,姑以名予斋,奚曰不宜?

  予友蔡君谟善大书,颇怪伟,将乞大字以题于楹。惧其疑予之所以名斋者,故具以云。又因以置于壁。

  壬午十二月十二日书。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