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归 二月十一夜风月甚佳,过水水绘园听诸郎弦管,灯下因遣家信,凄然不成一字,赋此以寄闺人

弹得弦清,飘来笛脆,曲室诸郎歌管。他乡风月佳无比,只是中年以后,心情顿懒。

遥忆故园妆阁上,镇玉臂、云鬟凄断。伤心处、何事尊前,听一声河满。

却是绛河欲没,珠绳乍转,画角谯楼哀怨。旧事如尘,新愁似梦,可惜一场分散。

奈天涯滋味,瞒不过、南归鱼雁。吮霜毫、才提还倦。

莫虑春寒,罗襟红泪暖。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猜你喜欢

曹瞒举汉鼎,一目窥九州。凌轹欺孤儿,大蒙口舌羞。

左慈有道者,何为与之游。堂堂清献公,盛德岂操俦。

鳌乃元放徒,为公亦少留。了知高世士,至意俱难求。

先生两琴鹤,清节贯白头。雅宜鸿宝书,取火遽自投。

公今骑箕尾,笑谈阅千秋。椿年亦细事,蚁梦轻封侯。

强侯公自出,矫矫亦此流。作诗纪异事,誓将踵前脩。

愧乏大手笔,为公著嘉猷。

天晴玉连蜷,洞邃香吞吐。趁逐牡丹时,游人推不去。

山城夜寥阒,虚堂杳沉沉。王孙有高趣,挈榼来相寻。

喜兹烦抱舒,未觉杯酒深。一为尘外想,再抚丘中琴。

馀音殷雷动,爽籁悲龙吟。寄谢筝笛耳,宁知山水音。

扰扰复翩翩,秋床烛屡昏。
真为说万物,岂止挟三言。
问义曹溪室,捐书阙里门。
若知同二妄,目击道逾存。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渺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馀天。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上世本为农,辍耕业诗书。我少学不成,固应返其初。

冥冥不自揣,乡校参群居。中岁偶拔擢,清班久趑趄。

典奏入南宫,细书长石渠。及其乞身归,旧业已丘墟。

衰疾或小间,力尚给荷锄。寄声谢故人,毋为笑迂疏。

红霞一抹雾千重,石骨如斑翠点浓。何事丹砂炊不转,诸仙长爇灶门峰。

万骑下青海,三军赋紫荆。浮云朝出塞,细柳夜归营。

汉剑繁星坠,胡笳落月惊。千金投笔吏,百战弃繻生。

骏骨凄烽火,雄心老甲兵。长堤遍芳草,何处识咸京。

西望青天挂玉龙,风来飞洒石门松。罗浮归客将寻汝,沐发匡庐第一峰。

霓旌万里拥楼船,共说牂牁汉郡年。秋浦送人歌白苧,夜郎吹笛待青莲。

两藩重镇盘江合,五姓番君后殿延。北极从来俯南陆,好将柔远答皇天。

君王何意念迁臣,塞北移恩岭海滨。咫尺威颜依阙恋,八迁遥路倦游身。

瘴江重见驯蛟鳄,厘室终应问鬼神。越客乍闻偏自喜,西湖还有并舟辰。

匡山于外史,上越有归舟。
久负江湖约,宁知岁月流。
琼书天上鹤,《渌水》镜中鸥。
一曲真幽绝,当追贺监游。

残雪领春来,疏钟惊梦去。尚忆去年愁,孤舟系江树。

仙翁炼药处,荒草没为洲。
一点水心绿,客眠如白鸥。
今年太湖浅,添却几弓阔。
只恐麻姑来,愁与人烟接。
腾茂飞英,分忧愿、自然风力。千里静,江山改观,风旄增色。林下风清公事少,笔端雷动奸豪息。听宴香、深处笑声长,文章客。丹诏自,天边得。宣室对,君心忆。趁良辰高会,履珠簪碧。和气回春徵酝酿,政声报最惟清白。看挥毫、万字扫云烟,吴笺湿。

弄罢影戏,七十一载。更问如何,回来别赛。

乾红翦碎烦纤玉。相并黄金粟。汉宫素面说明妃。马上秋风应解、著燕支。
黄昏小树堪愁绝。不比梅花月。满天风露透肌凉。插取双枝归去、是谁香。
乡帕香韉玉履麟,侍儿扶上不胜春。
如何揽辔宫阶日,却把中原踏作尘。

春老园林,雨余庭院,偏惹蝶骇莺猜。蔫红皱白,狼藉满苍苔。

正是愁肠欲断,珠箔外、点点飘来。分明似,身轻飞燕,扶下碧云台。

当初珍重意,金钱竞买,玉砌新栽。更翠屏遮护,羯鼓催开。

谁道天机绣锦,都化作、紫陌尘埃。纱窗里,有人怜惜,无语托香腮。

落花天气半晴阴,好去寻芳傍碧林。
是物含情知爱惜,莺声声里唤春深。

桃花水到报平渠,喜动新流见跃鱼。
一枕羲皇午梦后,数行小试右军书。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