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题王氏勤有书堂十四韵

朱雀桥边燕子飞,故家文物重京畿。华堂高敞青霄近,此老风流白发稀。

门引秦淮春水绿,窗含勾曲晚烟微。席间上客千金剑,庭下佳儿五綵衣。

坐拥词林分旖旎,行缘艺圃袭芳菲。书联缃帙文韬锦,轴散牙签字刻绯。

阆苑花明千琬琰,海门月照万珠玑。芸房剔蠹风初定,草閤囊萤露未稀。

一息故应存夜气,分阴还自惜春晖。琢磨拟并荆人璞,累积何惭乐妇机。

舒卷长怀吾道在,研钻莫遣壮心违。极知力穑功相近,转觉嬉游事总非。

学习可忘飞振振,趋程好在策騑騑。公侯必复非难事,贤圣由来此共归。

刘崧
(1321—1381)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猜你喜欢
子规啼不歇,到晓口应穿。况是不眠夜,声声在耳边。
桂满三五夕,蓂开二八时。清辉飞鹊鉴,新影学蛾眉。
皎洁临疏牖,玲珑鉴薄帷。愿言从爱客,清夜幸同嬉。
送春归去。说与愁无数。君去后,归何处。人应空懊恼,春亦无言语。寒日暮,腾腾醉梦随风絮。
尽日间庭雨。红湿秋千柱。人恨切,莺声苦。拟倾浇闷酒,留取残红树。春去也,不成不为愁人住。
片片云藏雨,重重雾隐山。可怜新月似眉弯。今夜断肠凝望、小楼寒。
梦断云房远,书长蜡炬残。夜妆应罢短屏间。都把一春心事、付梅酸。

再点宾筵又一期,千金敝帚赖提撕。泮宫正采僖侯藻,太学俄甘吏部齑。

人似塞鸿正向北,心随江水日潮西。太平勋业须公助,不用频年恋节犀。

朝采山上荆,暮采谷中慄。深谷多凄风,霜露沾衣湿。

采薪勿辞辛,昨来断薪拾。晚归阴壑底,抱瓮还自汲。

薪水良独劳,不愧吾食力。

鸱夷载酒神仙宅,面作缬纹拚卷白。饮馀指掌话平生,冷笑濡需同豕虱。

昆山片玉本无瑕,洗垢瘢痕任人索。此中空洞贮天真,何止容卿数百人。

但见娄公容唾面,未应子路不知津。会逢博物为鉴拔,太阿拂拭宁因循。

男儿强项不易屈,剪剪羞他拜望尘。席门车辙多长者,虽不事事非长贫。

意详文赡诸儒慕,纷纷谁复师班固。膏唇泽舌猎英华,立涸宛如沟浍雨。

缨冠门下谩峨峨,鲁国真儒自不多。何时解榻挥金椀,陶然烂醉奚落河。

清狂浪语文字饮,不须罗袜衬凌波。芙蓉仙人酒量阔,况有诗客相吟哦。

迎宾扫雪尚如何,乘兴扁舟须一过。

天孙笑语谢人间。吹落碧云端。怪他世上儿女,何事太缠绵。

陈玉盒,捧金盘。露华寒。不如收拾,我替安排,富贵神仙。

水一重重玉一重,更无妖色媚西风。虽然物外能为素,又恐人閒只爱红。

停君车骑翠坡陀,白玉双童几曲歌。行客岂堪连袂听,海阳携手似漳河。

天瓢夜倒雨如麻,晓望川原不见涯。且莫临流羡河伯,试将秋水问南华。

庙堂决策静边尘,巧作戎车样制新。莫道只知俎豆事,胸中甲兵是何人。

海涌山高一池小,磨剑空传仙迹杳。清泉香浸夹溪芹,曲径阴连穿石筱。

幽人结屋傍池隈,野服芒鞋日旋绕。干将飞去不可留,山月独留常皎皎。

汲泉高处景尤奇,脩绠下垂深树杪。知君托兴殊不浅,此生甘与山泉了。

胸中无限洞庭秋,肯向俗尘徒扰扰。

凭高日望金台路。黄沙尽处空烟树。岁晚足萧疏。雁声无夜无。簿书临俗态。人道儒酸在。何以慰相思。半年无好诗。

浮生六十四年春,酒圣诗豪到处闻。千里腾骧空冀北,一家清白傍淇滨。

箪瓢巷有高轩客,诗礼门无杂吊宾。想见九原清节在,再歌哀挽荐溪蘋。

渴龙入夜吼百川,无数鲛珠迸地圆。
星斗撼天半欲落,五花琪树皆生烟。
烟灯岂不胜花朵,踏歌何人增坎坷。
风尘淮北驰羽书,金鼓江城赛灯火。
君不见狄青宣抚荆湖间,上元张乐宴清班。
忽然称疾灯未灭,五更已夺昆仑关。

官舆兀兀官船摇,日百廿里驰轻飙。舆夫舟子气色骄,老我摇兀不自聊。

颠顿肺肠酸髀腰,体疲寒热来如潮。昏暮稍憩沽酒浇,鸡啼蓐食愁明朝。

更愁椎鼓发中宵,翻羹倒釜弗停桡。忆乘下泽何逍遥,误落尘网中心焦。

古人所见何其辽,尚厌聒耳弃一瓠,渠肯受此风旌飘。

苇航身险,风争水寒。
九年面壁,用尽心肝,
大唐人不识只履过西天,
单传指直指待驴年。

软沙堤路树迷离,一线斜阳欲暝时。红蓼花明青箬暗,乌鸦影疾白鸥迟。

炊烟透瓦寒杉屋,山色窥人苦竹离。谁写秋容助吟兴,碧天无语暮云知。

几年相忆在京畿,一遇吴门便拂衣。
君似舟前夜潮水,才临江口又西归。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