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

空帏拥垆坐,夜冷微红灭。
郎意似残灰,无因得重热。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终南云雨连城阙,去路西江白浪头。滁上郡斋离昨日,
鄱阳农事劝今秋。道心生向前朝寺,文思来因静夜楼。
借问泊帆干谒者,谁人曾听峡猿愁。
二月犹北风,天阴雪冥冥。寥落一室中,怅然惭百龄。
苦愁正如此,门柳复青青。
惠连发清兴,袁安念高卧。余故非斯人,为性兼懒惰。
赖兹尊中酒,终日聊自过。
濛濛洒平陆,淅沥至幽居。且喜润群物,焉能悲斗储。
故交久不见,鸟雀投吾庐。
孰云久闲旷,本自保知寡。穷巷独无成,春条只盈把。
安能羡鹏举,且欲歌牛下。乃知古时人,亦有如我者。

鸣鸠拖雨过中条,清意令人酒半消。香霭画帘凝不动,烟沉绿树聚还飘。

大田多稼望中变,八月沧江枕上潮。耕凿虽勤皆帝力,升平今见到渔樵。

九十韶光,闲忙晴雨常相半。赏春有愿。乘兴宁论晚。
纵饮筠溪,日午花阴转。杯行缓。量慳嫌浅。须索斟教满。
镂冰影里百千光,剪彩球中一万窗。
不是齐人夸管晏,吴中风物竟难双。

细声蚯蚓发银瓶,拥褐横眠天未明。衰鬓镊残攲雪领,壮心降尽倒风旌。

自称丹灶镊铢火,倦听山城长短更。闻道床头惟竹几,夫人应不解卿卿。

朱颜相娱嬉,倏复为老丑。每见长童稚,屡失故交友。

生平免夭折,得天谅已厚。所志尚千百,为者才八九。

终非力所及,曷不歌鼓缶。第恐日失足,尽隳平生守。

松桧晚弥荣,所以异蒲柳。脩短未足论,请勿丧吾有。

心与逝者宁,道与存者寿。

万里彩衣远,旬日黄花後。蓬矢纪佳辰,莲幕翻新奏。更看桂枝香,归献灵椿寿。同对小蟠桃,共醉长生酒。

四海无家更说家,且将行止问江霞。知君脚力尝应遍,老我头风痛愈加。

万事到头终外物,孤舟何处不天涯。故园到日重阳近,莫向尊前负菊花。

第一妍词第一姝,如今都作案头书。骊珠剩训雕笼鸟,茜袖闲挥插架鱼。

眉翠略同诗点染,唇红微有墨沾濡。生香活色天真态,尚恐龙眠画未如。

有已苦拘阂,无生惧飘沦。忧乐多所惑,违取丧其真。

?周久已徂,此辩将何陈。

五十年相聚,俄惊一梦馀。酸辛身后事,愁苦病中书。

苔藓沙场骨,罗纨肉食躯。何如终牖下,随分葬郊墟。

寂寞人偏重,无心愧牡丹。秋风凋不得,流水泛应难。
怪石纵教遍,幽庭一任盘。若逢公子顾,重叠是朱栏。

撑空一塔夜灯青,西屿峰头照杳冥。欲使贾帆归淼淼,不同渔火散星星。

水中百怪惊光燄,岛上三更认影形。几费经营怀小谢,莫教风雨任飘零。

落尽红雨乍收。新篁静院叫钩輈。柳丝轻拂阑干角,怕引闲愁懒上楼。春淡淡,水悠悠。椅窗曾为牡丹留。转头千载真成梦,赢得春风一枕愁。
问讯柳溪,溪上柳容,胡为带埃。叹阳春陡变,孰为披拂,赏音难遇,谁与徘徊。好在湖山,吾容不辱,寄径垂条岂偶哉。休摇荡,且深根宁极,免俗人猜。
何妨傍竹依梅。待青眼春回一笑开。尽攀丝弄叶,效颦施黛,笼鞯拂帽,藉荫传杯。未碍飞绵,一高千丈,风力微时稳下来。天难问,便陶门汉苑,一任安排。

莽莽晴沙野草枯,朔风汾水记征途。山头麦垄千层出,溪畔松阴一径纡。

高阁残阳飞鹁鸽,乱峰积雪走于菟。千秋唐魏遗风在,认取平阳古帝都。

魂归来兮山之阿,左田舍兮前大河。缅畴昔兮轻车过,揽佳城兮峰峨峨。

此间乐兮乐如何,谓异日兮罔择佗。言近戏兮乃非讹,入新宫兮以婆娑。

呜呼五歌兮歌且哦,惬其所欲兮佩环和。

夜气如此清,水阔沙不碍。远火逗深林,村龙相间吠。

绣壁溅群瀑,合飞势渐缓。水口回层峦,峭削如岸断。

茅茨四五家,篱落曲以款。幽人此间住,好风涤烦懑。

桃源理或然,奥区事非诞。绕径柳毵毵,依墙枣纂纂。

接筒引流长,叠石架桥短。孤亭当翠微,脩竹森千笴。

远岫霭微岚,鸣禽乐暄暖。飘飘携琴客,巾屦亦閒散。

问渠胡不弹,清音胜丝管。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