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西涧小阁

层槛构云牢,清寒洒客袍。
石棱添涧险,阁势借峰高。
风竹惊栖鸟,霜藤缒饮猱。
欲题因境胜,不敢易挥毫。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满城尽日行春去,言会行春还有数。
真宰何尝不发生,游人其那无凭据。
梨花著雨何成啼,柳絮因风争肯住。
一片清明好意多,奈何意好难分付。

利钝宁能料,孤军又北回。同仇计左矣,遗老思深哉!

破斧烝徒义,持筹参佐才。古来忠孝事,天地每相哀!

犹诵过庭教,俄成陟岵悲。尘生五色服,空忆上堂时。

新冢楸梧绿,深春雨露滋。含情已无限,更咏蓼莪诗。

腰不为米折,头独采菊低。
晚节名元亮,思与隆中齐。

一麾出守还为郡,我欲留君愧未能。空使思南歌召父,定从江上谒严陵。

吴山越水多相入,政事文章合并称。若到郡斋逢北雁,为拈秃笔扫溪藤。

秋来风物自凄清,叶叶枝枝策策鸣。近砌不堪催织语,远砧更送断肠声。

苦心且作丁当和,积恨终凭熨帖平。寒女终身无褐彩,绮罗通夕课寒檠。

临歧送远道,春草生道旁。春草生有时,远行去无方。

逝水无西归,游子怨流光。高台多夕风,平原足晨霜。

去者日益永,留者情益警。元云迷四郊,方望不得逞。

思君褰罗帏,灭烛无馀影。弃置良独难,没生誓幽秉。

喧哗万叶扰吟脾,顷刻阴晴变幻奇。云雾渐开山露处,虹霓初见雨残时。

一峰陡立天撑柱,众水争奔壑作池。此际轻桡溪上去,乘凉不厌放船迟。

秋光过半。正白露霏霏,冷捐团扇。高散如来金粟,桂华初满。

丹心最爱西风冷,恁梧桐、碧阴伤晚。水亭迟步,画屏闲咏,翠樽频遣。

忆月窟、仙姿粲粲。映碧海青天,露痕深浅。怊怅云梯,高绝一枝空羡。

清芬此日羞蓬鬓,算知音鹤警蛩怨。小山尘静,小窗人醉,梦和香远。

石头荦确水纵横,人在青山影里行。忽悟过溪惊笑语,断崖茅屋暮舂声。

惊魂长不定,夜鹊绕枝同。闻在交河壮,还来辽海东。

凄风动帘幕,残月入房栊。喜报归期近,那知是梦中。

我所思兮在珠崖,愿为比翼浮清池。刚柔合德配二仪,形影一绝长别离。

悯予不遘情如携,佳人贻我兰蕙草。何以要之同心鸟,火热水深忧盈抱。

申以琬琰夜光宝,卞和既没玉不察。存若流光忽电灭,何为多念独蕴结。

无待太无中,有待太有际。大小同一波,远近齐一会。

鸣弦玄霄颠,吟啸运八气。奚不酣灵液,眄目娱九裔。

有无得玄运,二待亦相盖。

驱马街中哭送君,灵车碾雪隔城闻。
唯有山僧与樵客,共舁孤榇入幽坟。

野僧迎客笑开关,更拂残碑藓字班。徐姓仙归空碧洞,越封王去漫青山。

影来秋月林千缺,声落春风水一湾。焙茗满瓯须强啜,过桥车马便人间。

雷轰叠鼓火翻旗,三异翩翩试水师。
惊起黑龙眠不得,狂风猛雨不多时。

今古等朝暮,宇宙同咫尺。安得坐忘人,相从游八极。

神仙六鳌背,富贵一蝉翼。君其傥悟此,在在获所适。

旧游心事念多违,此夕怜君扣竹扉。
客里清尊明月在,山中白社故人稀。
凉归苑树秋声早,漏尽江城烛影微。
畅饮莫辞同一醉,相思空遣泪沾衣。

冉冉仙云下玉人。天然色相远红尘。霜娥月姊恁含颦。

淡扫妆成真国色,铅华洗尽见精神。胭脂不是十分春。

斜日丁桥路,依依官柳枝。溪风吹白袷,林雨卷青旗。

帘影勤招客,烟光媚索诗。江天春望豁,未厌马行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