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送丁凤

红叶寺前桥,停君晚去桡。
醉应忘世难,归不计程遥。
山隐初沉日,风催欲上潮。
离魂来此处,还似灞陵销。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芳草正得意,汀洲日欲西。无端千树柳,更拂一条溪。
几朵梅堪折,何人手好携。谁怜佳丽地,春恨却凄凄。
楂梨且缀碧,梅杏半传黄。小子幽园至,轻笼熟柰香。
山风犹满把,野露及新尝。欲寄江湖客,提携日月长。
东阳诗骨瘦,南浦别魂销。
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
试上含元殿基望,秋风秋草正离离。
遇坎即乘流,西南到火洲。鬼门应苦夜,瘴浦不宜秋。
岁贷胸穿老,朝飞鼻饮头。死生离骨肉,荣辱间朋游。
弃置一身在,平生万事休。鹰鹯遭误逐,豺虎怯真投。
忆昨京华子,伤今边地囚。愿陪鹦鹉乐,希并鹧鸪留。
日月渝乡思,烟花换客愁。幸逢苏伯玉,回借水亭幽。
山柏张青盖,江蕉卷绿油。乘闲无火宅,因放有渔舟。
适越心当是,居夷迹可求。古来尧禅舜,何必罪驩兜。

踏月何销秉炬行,也防月落未天明。果然留下长庚去,更赚行人作晓星。

复得南康信,匡芦遂尔狂。诗仍官长骂,名或簿书强。

暮雨湘潭近,秋风楚塞长。江流如可返,为我到浔阳。

行行西郭两牛鸣,路转桥横得化城。深巷鸟啼山木暗,清溪日暖白烟生。

兴怀往哲鸟陈迹,每到空门损世情。坐恋蒲团留不得,碧云回首暮钟声。

冲飙海外起,宿乌林中飞。吾家环堵室,无事不启扉。

昨闻海氛恶,出门问是非。是时事戒寒,雨后日色微。

传呼县官来,父老迎旌旗。官言寇甚急,一方如病痱。

止可守乡里,去此将何依。尔曹各努力,学著短后衣。

呜呼三镇兵,甲冑老生虮。一朝尽败没,火伴归者稀。

吾民素恇怯,岂足张兵威。

东城属浮云,阿阁百馀尺。岁暮多悲风,游子衣裳薄。

四野何萧条,所遇但遗迹。来者自为今,去者自为昔。

盛年奄已衰,含意将安适。燕赵出名倡,红颜照宛洛。

结束随时变,弦歌日相索。未弹理怀袖,若在远行客。

弄指一何妙,列柱一何迫。驰情视双燕,飞入王侯宅。

东风一酌又离觞,欲别无言意更狂。西浦此鞭仍我马,扬州今夜是公航。

孤鸿北向心随去,江水东来梦与长。回首不知人近远,几行烟树入淮阳。

上人手持隐静书,示我刊成送行句。
飘忽如云不可留,又归隐静山中去。
自谓为僧亦有缘,获事老师非易遇。
第念学道须遍参,要证此心归宿处。
退量天分不如人,亦复性资非颍悟。
那能终日坐蒲团,只看水上浮杯渡。
挑囊亦欲走诸方,趁此年龄犹未暮。
他时参竟却归来,伴我老师岩上住。
上人此意似可嘉,止是出家儿调度。
老师若也可其言,不应忘却来时路。

远钟云际断,一雁度残河。闰气今年正,秋声昨夜多。

露花县茑蔓,风叶捲虫窠。坐结西游恨,南邻犹醉歌。

风吹渡头雨,摵摵蓬上声。
欣然会心处,端复与谁评。

枝上离离金弹丸,宜随玉食荐金盘。从来物以远为贵,酷爱闽中荔子丹。

半世乾忙,漫走遍、燕南代北。凡几度、马蹄平踏,卧虹千尺。眼底关河仍似旧,鬓边岁月还非昔。并阑干、惟有石狻猊,曾相识。桥下水,东流急。桥上客纷如织。把英雄老尽,有谁知得。金斗未悬苏季印,绿苔空渍相如笔。又平明、冲雨入京门,情何极。

东朝党锢竟流离,俊及名高亦可思。莫向呼鹰台上望,人间何限景升儿。

朔风动清吟,孤月流寒素。白发困青灯,红妆泣秋雨。

罗扇沿网虫,宝鉴青鸾舞。白昼魍魉行,山昏鬼无语。

高畴新雨足,布谷唤春耕。千亩回村绿,三家结舍平。

犊肥田竖喜,鸟起草人醒。惟有田翁乐,悠然候岁成。

火云扑不灭,余炽欲烧天。
江山散白日,草木含苍烟。
瑠璃八尺净,邀我北窗眠。
但问风雌雄,姑谢酒圣贤。
明冰沃新茗,妙饮夸四筵。
休论水第一,凛然香味全。
凉飚生两腋,坐上径欲仙。
尘襟快洗涤,诗情拍天渊。
凭君杯勺许,置我崑阆前。
搜搅玉雪肠,醖酿云锦篇。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