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江寓舍喜王七隅见过却送还郭

送君只过孝廉桥,不似君来访我遥。
路未同归鸿杳杳,门方孤掩竹萧萧。
远愁忽与钟声至,残醉微兼烛烬销。
莫道扁舟难重过,寒江日日有回潮。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上方幽且暮,台殿隐蒙笼。远磬秋山里,清猿古木中。
众溪连竹路,诸岭共松风。傥许栖林下,甘成白首翁。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庭束蒲鞭吏昼闲,禽声人语两关关。
郊垧戎队穿花里,阡陌儿童戏雉间。
禅语屡题投子寺,仁风常满皖公山。
荐书闻道交宸几,尺一封泥合锡还。

溯流浅水刺楼船,百棹千篙祇不前。一夜波声喧到晓,北风气力欲翻天。

挂帆未了青泥过,转眼相将玉笥边。无数小舟俱在后,追侬不及指为仙。

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何谢新安水,千寻见底清。
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却笑严湍上,于今独擅名。

拔蒲江水湄,终日不盈把。嫌杀紫鸳鸯,双戏蒲叶下。

塞垣白雁逐秋回,野岸黄花浥露开。万里江陵赴慈侍,扁舟珍重去还来。

家住前村芦苇中,一生无事是渔翁。眼看波浪如平地,身向江湖若断蓬。

小艇醉眠寒夜雨,短帆閒挂夕阳风。营营市井应相笑,不道锥刀尽是空。

簇簇新丛傍宪台,台端有客日徘徊。归期若在花前发,留向新知次第开。

两月三丧哭不干,雁行相对雪衣冠。红灯照渡同千盏,翠竹扬幡各一竿。

几处旧家照梦影,一丛新鬼暂盘桓。他生未必重相认,但悟无生了不难。

黄昏宿山店,鸡鸣起晨炊。风雨亦戒行,恐失公家期。

陆行多泥涂,山行多险巇。下高甫平地,及前复乘危。

七里过八冈,车顿仆已疲。候门多稚子,衡门足栖迟。

自非刺史荐,远道来胡为。西郊俨松菊,敢赋归来辞。

山色四时碧,溪声七里清。严陵爱此景,下视汉公卿。
垂钓月初上,放歌风正轻。应怜渭滨叟,匡国正论兵。

我有爱山癖,每欲名山去。秦溪一日寄新图,歌枕高堂睹云雾。

何年王宰留真迹,青城天彭接太白。金堂石室犹可识,大树小树参天直。

千盘百折分秋毫,木客时与行人遭。一门通天剑阁险,三峡涨雪瞿塘高。

小舟如凫争入浦,呕哑卧听沝鸣橹。拾遗近在浣花溪,却面龙湫结茅宇。

豺狼塞路何由通,采芝亦有商山翁。安得相从向绝境,振衣千仞来天风。

魂兮归来。
异方不可以亲。
蝮蛇九首。
雄虺戴鳞。
炎穴一光。
骨烂魂伤。
玄狐曳尾。
赤象为梁。
至日归来。
无往此异方。

徙倚危楼,旷荡神州。辊天门日月双毬。齐云社蹴,白打钱投。

是二郎神,四圣观,趁场不。

雁字言愁,鹿角沈舟。南北风来去无休。可中下脚,输了缠头。

总水茫茫,沙浩浩,鬼啾啾。

妖胡作逆罪滔天,翠辇仓皇幸蜀川。
千载业缘磨不尽,却来邀福向金仙。

掩关几度忍乾饥,无赖春禽苦劝归。却感多情老杨柳,长条绾我独依依。

雁山孤顶绝攀跻,当念游人困路歧。
暂与化城休歇地,莫教忘却转身时。

回首清廷系我思,主愚臣暗不胜悲。摧残帝业归华族,堕落人才赋黍离。

乐国翻无干净土,吟坛犹演太平诗。茫茫大地英雄少,笳鼓声中树义旗。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