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学者载籍极博。尤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江中栅松纷无数,奔流横截相支柱。要令江水尽湍急,势似惊滩石龃龉。
松身入水苦不朽,老龙一一皆锥处。即枯尚裹霜鳞甲,断节膏流未成土。
何年五鬣失轮囷,潜无首尾谁知汝。槎枒但有齿角用,纵横水中若钩距。
水车因尔得旋转,昼夜轮翻起风雨。一车灌田四十亩,槽槽相接输甘乳。
舟人最苦水车多,上车下车色无主。车车渐高高入云,车尾车头争鼓舞。
身强撑折湾湾篙,篙势有如大黄弩。水浅不苦苦水深,雨多久已迷洲渚。
从阳向少乾旱忧,岁岁有收盛禾黍。估人来往水车旁,各奋长篙助公姥。
我行虽觉此路艰,终爱水车利农圃。丈人抱瓮一何愚,岂知桔槔施已普。
圣人制器因自然,机事前民从上古。绝圣弃智非神明,大巧斯为道所取。
煌煌南极星,粲粲北维斗。禀龄瑞明时,运柄燮万有。
降神非寻常,希世曾一偶。积善如公家,于今见纯佑。
安车告归日,三府升平久。万石均禄秩,鲁公拜前后。
茫茫周汉来,此事复闻否。黄金铸大印,绿丝绾长绶。
方为累世荥,况多后来秀。戏禽试强弩,劝客满春酒。
贱子敢再拜,愿公更眉寿。
风雨昔曾家国话,海滨今听武城歌。一方按堵月当户,三寨投戈雨满蓑。
有脚阳春随处到,无边功德尚厓摩。祇怜借寇天违愿,骢马潇潇振玉珂。
奉使西来荷宠恩,德人真见此温温。百年庭训诗兼礼,一代贤科弟与昆。
骐骥超群元有种,珊瑚出海岂无根。忠宣不愧希文后,汗简勋名取次论。
阅破浮生九十年,从来三乐得天全。情知不是尘中客,兀坐横琴答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