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逢旧妓李氏见过(四首)

多谢停舟共一卮,石州歌罢各低眉。
南园旧日同听客,零落如今剩有谁。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虫声四野合,月色满城白。家家闭户眠,行人发孤驿。
离家尚苦热,衣服唯轻绤。时节忽复迁,秋风彻经脉。
人睡落堑辙,马惊入芦荻。慰远时问程,惊昏忽摇策。
从军岂云乐,忧患常萦积。唯愿在贫家,团圆过朝夕。
密密丹房叠叠花,一枝临路为人斜。
丁宁语鸟传春意,白下门东第几家。
你面黄,我面黑。
是马是驴,各随业力。
蓦劄相牵入草窠,鼻头香臭不争多。

偕老刚符百十龄,相期白首影随形。无端骨肉分三地,遥比河梁隔两星。

莲子房深空见薏,桃花浪急易飘萍。遥知手握牟尼串,犹念金刚般若经。

凉意芳塘转。浑不辨、姚山稽水,有斯池馆。仙吏退公销夏处,绿沁玉壶冰碗。

尽莲叶、田田铺满。待取红妆扶翠盖,柳腰肢、更比诗人懒。

寄此意、共香远。

高情琴酒原疏散。是才子风流为政,莺花勾管。画卷诗奁清供好,袖有兰亭真卷。

不用觅、支颐手版,面面蓬莱围几席,把荷花、劝引歌喉缓。

加几个、玉壶伴。

边头白酒香尤烈,塞上盆梅瘦不花。玉宇琼楼更休问,且看霜月满龙沙。

秾李积皓雪,繁桃炫朝霞。江边日日见春色,尽是寻常儿女花。

东阑一树能倾国,千瓣玲珑谁剪刻?半吐疑红却胜红,全开似白元非白。

旁虽浅淡正复浓,雅丽称月间宜风。阴时晴午各异态,嗔喜笑鼙无不工。

嗟我匆匆簿书急,时复微吟对花立。白苎犹沾夕露香,青鞋不怕苍苔湿。

而今漂泊楚江滨,想像丰仪一怆神。惆怅当时看花客,对花还说去年人。

饥乌坐守草间人,青布犹存旧领巾。六月南风一万里,若为白骨便成尘。

胶庠推博洽,州县著廉平。
人物万夫物,山川千古英。
虬髯横意气,猿臂郁功名。
一掬同年泪,西风浩荡情。
小箔呜机几万象,时清犹想旧繁华。
楼台夜映双溪月,箫鼓春迷后坂花。
回首十年真梦寐,停骖四顾但风沙。
却过萧寺无人语,独对枯林数暝鸦。

萧疏菀柳寺门前,别色相看一黯然。十月繁霜凋客鬓,重城残雨上离筵。

心同张翰思吴日,事异梁鸿去汉年。别后云山未相间,尺书犹有雁南旋。

一哭长城裂,再哭长城崩。长城窟中水,夜夜闻啼声。

哀哀双泪血,洒向城上月。长城若不倾,何由见夫骨。

炮云忽作空中起,坐觉相顾移表里。儿曹厌静欣聚落,数问篙师行几里。

人生到处如燕鸿,南北故怜无定耳。有时相与说旧游,此味犹如蠹书纸。

秋风日夜催落水,我鬓半霜那足倚。况堪忽忽新悼亡,忍并高山对流水。

陈侯于我四海人,气合能同旧州里。向来风雨懒出门,今乃江程劳玉趾。

济州城南寒雪飞,济州城北冻成围。
客情自古不称意,世事于今转觉非。
白马少年频唤酒,黑纱老妇泣无衣。
逢邮不寄江南信,却上高楼望雁归。

越山山有黑海青,长拳快眼健羽翎。三年笼养未得饱,万里骁俊犹飞星。

黄芦老苇日摧养,白鹭文鸧看磔裂。腥沾石碛久远风,髓击寒冈散轻雪。

伊人脱手本凡禽,岁晚连绦到上林。钳奴素贱多侯骨,骑士虚豪即侠心。

晋宫邸废身欲死,燕国云销草如砥。嗟非鸾凤高杳冥,望尽狐狸众披靡。

当时奉使探远巢,两徼驰兵闻勇鏖。南土谁知此鸷猛,北州骤见争惊号。

天鹅薄天垂尔翼,海青虽黑打可得。太平八极无不通,函谷何问关西东。

宿雨初晴水满川,课农好趁绿阴天。官除教养原无事,民力耕耘定有年。

北郭烟云归石屋,西园风景胜花田。他时若订林泉约,如此溪山拟卜迁。

南还昔别已匆匆,日断云飞思欲穷。
江水波涵天上下,海门潮涌浙西东。
沉烟白鸟晴沙际,飘带青山夕照中。
治世安民遗泽在,万年史笔纪高风。

春来驱马出燕京,本拟西江取道行。时局休谈王景略,乡园愁赋庾兰成。

但逢险阻心宜壮,得免流亡愿已平。三月舟车遍游历,笋舆前去又山程。

天子行师岂挈家,二妃底事过长沙。况闻野哭非关礼,斑竹何从染泪花。

豪家游赏占头船,趁得风轻放纸鸢。手拍丝轮争上下,一时回首看青天。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