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十首 董仲舒

早奏文章直殿庐,茂陵还复访遗书。
寂寥犹抱《春秋传》,谁问江都老仲舒。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滟潭澄碧见师心,我欲穷源何处寻。
万壑松风酬夜讽,一犁花雨发春吟。
不妨契阔三年别,却得留连数日阴。
竹外小桃开也未,灵云应已久披襟。
酴醿过也,酴醿过后,无花堪折。只有垂杨,垂杨却作,絮惊行色。
海棠半在如无,又争垂、蔷薇恋得。除是东风,随君归问,玉堂消息。

一家风景洞天清,不愧东南第一名。春入桃源花未落,秋归湘浦月初生。

便捐世事劬劬到,且置篮舆缓缓行。随分堪观无可辨,水光山色竞相迎。

腐儒奋迹自耕耘,冒玷台衡力不任。版筑作霖乖素愿,山云出岫本无心。

衰迟向老开三径,豪迈平时惜寸阴。蚤伏诗名压元白,细看佳句用工深。

蛮笺象管夜深时,曾赋陈宫第一诗。宴罢风流人不见,
废来踪迹草应知。莺怜胜事啼空巷,蝶恋馀香舞好枝。
还有往年金甃井,牧童樵叟等闲窥。

熏风乍引齐纨扇,绕空阶、曲曲阑干行遍。香袅画帘深,又簟纹初展。

倚枕支颐情缱绻,浑不觉、梦儿萦转。流眄,任寂寞闲庭、落红成片。

谁遣茧纸敲窗,似人来几案、乱翻书卷。蓦地起相寻,见白云天远。

芳草满川梅雨后,只望断、江南何限。凄惋,对茶鼎沉沉、闲煎绿荈。

寂寂琳宫长昼,玉梨一树晴妍。不知春恨几经年。

为谁开又落,夕磬晓钟边。

过尽扶肩女伴,绣襟一样低穿。飞来难得上花钿。

愿留纤屧印,芳迹有人怜。

红叶明孤屿,黄金媚一川。山童供午饷,野老刈秋田。

归鸟高还下,閒云往复旋。试看村社日,扶醉说丰年。

卧闻窗间雨,萧飒夜将深。转望壁上灯,依微照孤衾。

抚兹凄绝候,感此迟暮心。平明视青镜,白发满华簪。

楼上翠帷怕卷。满目春光难看。屈指记前情,争禁寸心不转。

肠断。肠断。蜂蝶漫来庭院。

怪煞物华似旧。又到伤心时候。乍暖更还寒,不许愁人不过。

消瘦。消瘦。侬共影儿两个。

秋风唯苦吟,举世少知音。
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

涌泉词笔坐中惊,天付斯文以道鸣。独步蟾宫丹桂选,濡毫纶阁紫微清。

绝弦恸哭人琴丧,埋玉凄凉柱石倾。一见那知成永别,重来天路问骑鲸。

踪迹真如不系舟,堂堂光景速于邮。应酬门户磷黄口,料理齑盐累白头。

送腊纵销千日酒,挑镫那遣万重愁。祇余旧雨耽文雅,分榻论诗为我留。

飞沙羃羃路曼曼,万籁风声重晓寒。涉涧跻危任劳役,服勤王事敢辞难。

不见故人久,吟愁入鬓丝。
试呼村舍酿,细论草堂诗。
夜雨西窗烛,春风别墅棋。
沧州如有约,岁晚共襟期。
窗外啼莺,报数日西园,花事都空。绣屋专房,姚魏渐邀新宠。葱翠试剪春畦,羞对酒、夜寒犹重。误暗期、绿架香洞。月黯小阶云冻。
算春将揽邮亭鞚。柳成圈、记人迎送。蜀魂怨染岩花色,泥径红成陇。楼上半揭画帘,料看雨、玉笙寒拥。怕骤晴,无事消遣,日长清梦。

小楼雨过灿虹霓,晓镜慵收晏启闺。愁倚窗棂苦吟望,白云遥在陕城西。

自谓五更侵早起,谁知更有放行人。
修风块雨今非昔,尧舜垂衣万国宾。
千里万里,不著便处却能回,
闭了方丈依前来。双收双放,
半合半开。主宾全体用,
石女老黄梅。
寂寥谁作侣,耿耿一寒釭。
薄暮西风急,呼童掩却窗。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