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墅杂赋 其十四

何处可徘徊,林间共水隈。夜归家犬识,春睡野禽催。

有地唯栽药,无村不见梅。兴来惭独饮,时唤老农陪。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薰风酣绿树,午日思黄鹂。
的的罗窗梦,西邻可得知。
三考四岳下,官曹少休沐。久负青山诺,今还获所欲。
尝闻玉清洞,金简受玄箓。夙驾升天行,云游恣霞宿。
平明矫轻策,扪石入空曲。仙人古石坛,苔绕青瑶局。
阳桂凌烟紫,阴罗冒水绿。隔世闻丹经,悬泉注明玉。
前惊羽人会,白日天居肃。问我将致辞,笑之自相目。
竦身云遂起,仰见双白鹄。堕其一纸书,文字类鸟足。
视之了不识,三返又三复。归来问方士,举世莫解读。
何必若蜉蝣,然后为跼促。鄙哉宦游子,身志俱降辱。
再往不及期,劳歌叩山木。
平生夫铁脚,道价喧宇宙。
望礼东南云,吾今独何後。
晚始识其子,瑶林一枝秀。
初闻饮光笑,复作空生瘦。
今年退後禅,袖手不肯叉。
真成菩萨魔,未免化城咎。
白月悬清光,大锺得辞扣。
知止一何勇,随缘岂无复。
丰台两禅子,三请期一觏。
翩然挈瓶盂,百里往相就。
古寺风雨余,触目初邂逅。
夙昔有静缘,欢然宛如旧。
教我早自异,业成谁得救。
世故已备尝,踌躇复何候。
钻火勿停手,时来自渠透。
殷懃礼白足,吾为太山溜。
窗风猎猎举绡衣,睡美叭应枕簟知。
忽有黄鹂深树语,宛如春尽绿阴时。
秋深万物尽归根,五谷从来不解分。
以长而食了无事,南山有种何曾勤。
遁泽真情在句中,薄俗三叹曹刘风。
识得异形同一气,应无管蔡怨周公。
江南故吏别来久,今日池边识我无。
不独使君头似雪,华亭鹤死白莲枯。

君自垂千古,吾犹恋一生。
君臣原大节,儿女亦人情。
折槛生前事,遗碑死后名。
存亡虽异路,贞白本相成。

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万家掩映翠微间。处处水潺潺。
异花四季当窗放。出入分明在屏障。别来隋柳几经秋。何日得重游。

野寺停舟当下车,问津刚遇老长沮。抛将吏事谈骚雅,借得僧房视簿书。

四座风生能偃草,一朝水到便成渠。相寻相送还相笑,笑我临渊不羡鱼。

鹫岭驼峰似削成,下方雷雨上方晴。傍岩高树巢溪鹤,隔坞疏钟震海鲸。

花气浓薰僧衲润,茶香遥沁客怀清。幽寻未有重来日,且挹风泉听梵声。

蓑底因缘曲,腰閒觳觫鞭。月明归去晚,想见葛洪川。

茅檐聊徙倚,落日见樵苏。
过雁飞何急,寒山远欲无。
剧谈容谩叟,逸兴慕潜夫。
寸禄甘华发,人生底事愚。

閒窗飘雪共徘徊,羡尔英年出世埃。尽道长安风月好,一瞻瑞像便归来。

匆匆策马入山来,一宿山中便欲回。早识黄垆无返路,何如煮雪共山隈。

昼锦堂中结小亭,方池如鉴照檐楹。山河影落鲛宫迥,蘋藻光涵兔魄明。

神女凌波遗玉佩,素娥飞辔下瑶笙。一尘隔断人间世,独倚高明爽气清。

细咽风砧,缓敲檐铁,无端作出声声。透薄窗纱,偏生不肯天明。

芭蕉自说凄凉语,又何尝、必要人听。奈多情,至此魂销,入耳偏清。

衫边记起斑斑泪,记秋江夜泊,枕上潮生。一样无聊,乌篷换了青灯。

常时惯说侬多梦,恁今宵、作也难成。一更更,容易教人,候到鸡鸣。

蹇余抱私戚,无以浣苦颜。解组访诗客,息驾依松关。

羽流所栖处,稍出阛阓间。丈室俯寒英,芳气云窗閒。

烟岫列远郊,石濑鸣清湾。览物得深趣,觞酌聊循环。

麻姑逝已久,琴高杳难攀。超摇世氛远,髣髴仙游还。

即此悟冲素,何必跻蓬山。

散帙初日上,钩帘受荷风。心香相吐纳,舌本青莲通。

能宣圆妙谛,沧海回鱼龙。鼓荡薄清景,秋阴结遥峰。

叶脱风高天地秋,长江衮衮只东流。
行人不折离亭柳,羌笛空吹落日愁。

记年时、人人何处,长亭曾共杯酒。酒阑归去行人远,折不尽长亭柳。渐白首。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青条似旧,问江北江南,离愁如我,还更有人否。

留不住,强把蔬盘瀹韭。行舟又报潮候。风急岸花飞尽也,一曲啼红满袖。春波皱。青草外、人间此恨年年有。留连握手。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