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有高亭,亭与城相向。城雉衔西山,走青嶂。残云时一白,破碎失山状。
对山开长筵,兴酣酒力王。中有清气通,逌然发高唱。
入座皆俊物,能容我跌宕。转嫌眼界窄,三面碍屏障。
欲撤不可得,悄焉思远飏。疾觅快马骑,径去不复让。
岂困困酒逸,略似放翁放。一里得高台,于此足辽旷。
野风四面合,始觉所居亢。尺五韦杜天,幕我作行帐。
城远随野阔,一线空烟漾。入云翻冻旗,暮角隐悲壮。
北眺瓦一垤,万户走鳞浪。倏被暝色催,几处远镫亮。
九门将传钥,三殿久散仗。而我此徘徊,清绝转凄怆。
回忆亭中人,不见此台上。兴至各有适,何必两相望。
抚景伤我心,愿托陶家葬。去去应复来,行行重惆怅。
楼高仍绮席,月朗亦金波。垂老酒杯倦,先秋诗兴多。
柝声空巷陌,池影截天河。今日频相接,宁忘最后过。
丹邱画竹出新意,醉墨落纸秋淋漓。青天低垂凤凰尾,碧海倒插珊瑚枝。
谁家俗士谩食肉,何处高人来赋诗。丹房月夕起清思,莫遣风雷生葛陂。
遗祠重为拂埃尘,补种夭桃几树新。红粉也知怜国士,青衫偏是困才人。
不逢良木宁求荫,肯为黄金便屈身。纵酒佯狂聊玩世,笙歌队里老青春。
天子重海邦,宵旰念重洋。稔知民疾苦,经营固岩疆。
先生代巡守,旷典岂寻常。勿虚此行行,使命乃有光。
贱子虽不才,躬践戎马场。居东将二载,所见颇周详。
曾将前箸借,孽丑俘且僵。承索台湾咏,草此留别章。
狂言失忌讳,意念则深长。荛采檄有司,白简上朝堂。
敉宁纪功德,山水并苍泱。
有脚不踏东华尘,有眼不看长安春。翛然天地不清气,多在丛篁流水滨。
轩名翠筠俯空谷,个个梢长如立玉。一秋明月照潇湘,六月凉风洒淇澳。
轩中之人清且閒,心不在乎山水间。左图右史移白日,四檐环佩声珊珊。
不可一日无君子,澹然风致颇相似。翠实常分丹凤雏,箨冠曾奉青霞士。
北郭道人静者徒,爱看黄岩烟雨图。拟约嵩溪听萧瑟,醉来题遍青珊瑚。
草堂三日风雨惊,闭户不闻车马声。书签颇怪燕泥湿,井屋忽看春草生。
王孙亦在城西住,手种团团青桂树。朝来读书不下堂,自写淮南小山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