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灵均,为问餐、秋菊落英消息。秋英元不落,妙筌谁识。
要悟灵均言外意,此花珍重殊难得。待英蕤、零落始供餐,休轻摘。
九月律,当无射。黄落尽,无颜色。惟兹独秀,冷露寒霜侧。
不肯悠悠随宿莽,只将凛凛争松柏。把九章橘颂,试同观,方奇特。
侯王权势腰三印,省寺光阴梦七秋。龙虎有人犹扫迹,政风行听海边讴。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斗升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世纷枨触不胜忧,尚忆薰风故国游。惝恍梦回身八翼,凄凉别久日三秋。
愿驰玉轪天津阻,拟问星槎海浪浮。千载指南先觉在,行迷未远却回头。
五人墓畔一抔土,尚有残碑留废圃。其人更在五人前,一样英名照千古。
相传有明万历中,织造太监来孙隆。六门税吏虎而冠,诛求不顾闾阎空。
葛将军,真铁漠,蕉扇一挥吴市乱。老拳毒手各争雄,霹雳青天狐鼠窜。
束身归罪官吏愁,锒铛掷地寒飕飕。男儿死耳复何恨,含笑愿从要离游。
戴吾头来竟不死,从此义声动吴市。后来颜马沈杨周,五人乃是闻风起。
我寻五人墓,因至将军坟。当时国事何纷纷,赤丸斫吏固恶俗,铜山破贼真奇勋,斯人不愧称将军。
山塘七里烟波活,芳草离离埋侠骨。后人倘访五人碑,无忘有此一条葛。
小结茅亭垒石台,绕亭时雨百花开。一襟道气清如许,更挹幽香满座来。
至道与物反,夫岂会俗心。圣处有阃域,扃钥一何深。
时时资美酒,可得及其门。送君者既返,君驾胡可寻。
十月王师捕山贼,县官追呼炮夫急。一六当头领雇夫,百夫押以衙兵十。
此行只向乌伤去,不比骊山送徒戍。况复王官如父兄,蓑笠糇粮为尔具。
恶少奸胥暗结连,一夫索钱八十千。讹言街巷声喧阗,幕府飞箭龙旗鲜。
阴雨泥泞满天黑,村邻有夫招不得。素封华屋尚张皇,小户单丁躯命逼。
县官见此中心哀,走谒太守申藩台。输金雇役从民愿,税户欢呼打桨回。
记得前年十月半,仓前粮艘帆影乱。只今米烂未输租,又值役夫连海岸。
父母咨嗟望太平,少年喜见烟尘生。衣租食税寻常事,拜将封侯无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