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一篇《长恨歌》多么有文采风情,十首《秦中吟》则是匡时济世的正声。
常常被元稹学去了我诗中的格律,李绅也不得不佩服我的歌行。
世间的富贵我大概没有缘分,身后文章才会留下我的声名。
别笑我气粗,满口大话,新编的十五卷诗集已经完成。
注释
元九:指元稹(微之);李二十:指李绅。这二人都是诗人白居易的好友。
长恨:指诗人于元和元年(806年)创作的著名长诗《长恨歌》。此诗叙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其中对唐玄宗的重色误国进行了某些讽刺,所以他自认其诗有风人之情,美刺之旨。
秦吟:指诗人于贞元、元和之际创作的一组反映民间疾苦的著名讽喻诗——《秦中吟》。正声:指《诗经》中的“雅诗”。
老元:指元稹。偷:朋友间的戏词,实际上是学习、效仿的意思。格律:作诗在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
短李:指李绅。《新唐书·李绅传》:“(绅)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伏:通“服”,佩服,服气。
老:大概。无分:没有缘分。
身后:死后。合:老该。
言语大:夸口,说大话。
排:编排。

赏析

  此诗既是诗人为自己的诗集题记,又是赠友之作,而且是“戏赠”,即兼有与友人戏谑的意思。全诗八句,诗人首先举出自己全部诗作中最有名气、流传最广的代表作,表明自己的创作用心。先列出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强调其情感文采;再列出讽喻组诗《秦中吟》,强调其社会价值:接近《诗经》之“正声”。白居易特意列举出了自己的这些作品,意在表明自己的以诗歌干预现实的思想和自己成功的实践。

  诗第三、四两句下,诗人曾分别自注:“元九向江陵日,尝以拙诗一轴赠行,自是格变。”又注:“李二十尝自负歌行,近见余乐府五十首,默然心伏。”元稹写诗乃受到白居易的启发,李绅、白居易同作乐府,但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后来居上,令李绅自叹弗如,这里称元稹为“老元”,称李绅为“短李”,又故称曰“偷”、曰“伏”,都朋友之间的戏辞,由此也可见元、李、白三诗人之间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诗中接着写“世间富贵老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这是诗人结合自己命运遭际的牢骚话。他说:世上富贵人人所羡,但我却命中无份,看来只有身后的文名,聊可自慰了。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白居易后来在与遭谗被贬的好友刘禹锡会面时,曾即席赋诗相赠,其中有诗云:“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虽是就诗人刘禹锡的遭遇说的,但也是发诗人自己的心声。最后,诗人更以故做自傲的语气,夸饰自己新编诗集后的得意心情。

  从写作背景来看,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蕴含的感情是复杂的,表面上是自矜自许,是对自己文章的夸耀,是对友人的戏谑,但实质上充满不平、辛酸和自嘲,当然也不乏对自己才能的自豪。从整个诗的风格来看,可以说是亦庄亦谐,名曰“题卷”,而不拘泥于记事;称为“戏赠”,并不仅是戏言。全诗对仗工整,一气呵成,寓深意于轻松调侃之中,既诙谐幽默,又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诗人白居易因遭谗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自己虽在政治宦途上遭挫,但多年来所创作的几百首诗文却足以自矜。于是,他“检讨囊帙”,将约八百首诗,分为四类: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编成十五卷,集成后题了这首诗。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猜你喜欢
芸香阁里人,采摘御园春。取此和仙药,犹治老病身。

旧说山阴禊事休。漫书茧纸叙清游。吴门千载更风流。

绕郭烟花连茂苑,满船丝竹载凉州。一标争胜锦缠头。

荆江水阔烟波转,荆门路绕山葱茜。帆势侵云灭又明,山程背日昏还见。

青青麦陇啼飞鸦,寂寞野径棠梨花。行行驱马万里远,渐入烟岚危栈赊。

林中有鸟飞出谷,月上千岩一声哭。肠断思归不可闻,人言恨魄来巴蜀。

我听此鸟祝我魂,魂死莫学声衔冤。纵为羽族莫栖息,直上青云呼帝阍。

此时山月如衔镜,岩树参差互辉映。皎洁深看入涧泉,分明细见樵人径。

阴森鬼庙当邮亭,鸡豚日宰闻膻腥。愚夫祸福自迷惑,魍魉凭何通百灵。

月低山晓问行客,已酹椒浆拜荒陌。

惆怅忠贞徒自持,谁祭山头望夫石。

槐阴添绿。雨馀花落,酒病相续。闲寻双杏凝伫,池塘暖、鸳鸯浴。却向窗昼卧,正春睡难足。叹好梦、一一无凭,帐掩金花坐凝目。
当时共赏移红烛。向花间、小饮杯盘促。蔷薇花下曾记,双凤带、索题诗曲。别后厌厌,应是香肌,瘦减罗幅。问燕子、不肯传情,甚入华堂宿。
玉柱泠泠对寒雪,清商怨徵声何切。
谁怜楚客向隅时,一片愁心与弦绝。
王阳真畏道,季路渐知津。
山鸟唤醒客,海风吹黑人。
乾坤万里梦,烟雨一年春。
起看扶桑晓,红黄六六鳞。

曾公靖港败,章侯救以免。功名震一世,云泥隔岁晚。

归舟近长沙,父老话兵燹。山丘易零落,铜官长在眼。

作图名感旧,自记极微婉。文襄耄年序,奋笔亦殊健。

未如王翁歌,放浪情无隐。曾张今往矣,义气固同尽。

时髦论纷腾,何事挟馀愠。道高迹可卑,子贤身不泯。

报恩贱者事,岂以律贵显。彼哉李子言,徒示丈夫浅。

丝纶五色锦为囊,宠赠双亲庙室光。位列三孤升极品,名加大国启新疆。

劬劳仰荷湛恩报,精爽应知积庆长。燕及子孙宜勉力,忠勤他日继遗芳。

骨节棱棱冰玉清,羽毛翩翩霜雪明。不随神仙去紫府,与我共结林壑盟。

宁甘饥渴守我分,饮啄肯与群鸡争。竹间花外每独步,风前月底时一鸣。

有时向我展翼舞,似欲和我吟诗声。君不见弋媒徇食良可耻,卫国乘轩何足荣。

愿言与尔共卒岁,不必云霄驰远情。

劭耕好语落西畴,父老逢迎笑点头。
销甲事农官有术,卖薪沽酒我何忧。
黄金深碗频倾倒,白布长衫迭献酬。
飒飒雨华随后乘,安排麦陇十分秋。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紫禁梨花飞雪毛,春风丝管翠楼高。
城里万家丝不见,君王试舞郑樱桃。
蝉鬓红冠粉黛轻,云和新教羽衣成。
月光如雪金阶上,迸却颇梨义甲声。
不耐檐前红槿枝,薄妆春寝觉仍迟。
梦中无限风流事,夫婿多情亦未知。

薄命同罹骨肉哀,天涯书信远难来。愁心不似归鸿影,能逐湘江夜月回。

侯生七十老监门,皮骨都消意气存。
不是众中虚左待,当时谁报信陵恩。

征轺驾就出南州,又得相从上酒楼。南浦至今人送别,章江终日水环流。

怜余空抱苍生计,有尔还深宗国忧。此去九重勤夜半,鬼神端不借前筹。

葛仙仙履在,此地已成尘。客尚求丹灶,仙宜笑俗人。

橙花閒砌落,竹鹿野田驯。辟谷无劳问,青房原不贫。

南泉提起下刀诛,六臂修罗救得无。
设使两堂俱道得,也应流血满街衢。
江澨风难静,关头岚尚迷。
天河明一雁,鼓角乱群鸡。
飞将今安在,妖星久未低。
偷生垂老日,身世寄涂泥。
急雨声中夜漏长,晓来嫩水涨平塘。
试扶竹杖穿三径,知折梅花荐一觞。
我纵捻须难得句,君才开口便成间。
偃旗仆鼓退三舍,且逊元戎十乘行。

闻说名轩意最佳,诗成端欲咀英华。微吟声绕羊肠陌,得趣香分石鼎茶。

墨沸秋涛濡棐几,句融春雪透梅花。熟来不费推敲力,谁遣松风漱齿牙。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