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杂述 其七

番儿歌阿干,鲜卑山色寒。阿干歌声苦,鲜卑水酸楚。

武皇虎豹威,猛力廓郊圻。骨肉快相啖,诸儿还日稀。

秦川血没腕,六宫已灰飞。为歌阿干曲,曲终泪沾衣。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猜你喜欢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诸子才不恶,功名旧有言。
穷愁念父母,心力尽田园。
志在要须命,身闲且养源。
游鱼脱渊水,何处有飞翻。
小有家林适,归来已恨迟。
引杯怀楚舞,饱饭和陶诗。
慷慨多新语,绸缪半旧知。
夜深桥雪滑,亟命短筇支。
六十三年忧患乡,人言晚景尚悠长。
不知气郁致痰厥,忽尔异证生微茫。
操修弗遂仁者寿,治疗倍费医之良。
今将累日未痊愈,自知不善贻天殃。
头目昏眩不能动,偃然一榻殊彷徨。
光摇两目皎无寐,汗流四体痛欲僵。
纵然未即致幻化,惟恐废弃难安强。
人生修短固定数,不必以此萦吾肠。
枝披叶殒待风寒,根本弗固安能当。
平生踪迹等一梦,未必可保风灯光。
儿女满前无雇恋,家山何许莫思量。
是非得失一勾断,万事尽付之遗忘。
宁神定虑听造物,到此收拾甘归藏。
门前风月正清朗,符到即去庸何伤。

清和景物称游遨,金屋亭亭瑞日高。节物应时来别院,合中连络进樱桃。

镜屏开晓。寒入宫罗峭。脉脉不知春又老。帘外舞红多少。
旧时驻马香阶。如今细雨苍苔。残梦不堪重理,一双胡蝶飞来。

依依红柳满滩沙,颜色何曾似绛霞。若与绿杨为伴侣,蜡梅通谱到梅花。

满院濛濛,半园寂寂,万队银鸾齐跨。压帽笼鞭,无数槛边廊下。

惊夜静、粉泪难乾,趁阴重、冰魂易化。更怜伊、漱雨梳风,楼东颓玉妆初卸。

有人剪烛偷照,肠断红香侣,忆他娇奼。拾取盈盈,和麝题封绡帕。

记当日、冷淡交情,付他年、水天閒话。空遗下、瘦干斜枝,向横窗暗写。

宋家丞相后,乔木到如今。之子独古处,对人无俗心。

偶来京洛道,旋反敬亭阴。芳草白云外,春山深复深。

伐鼓侵星发,吴门此日还。断澌溪涨阔,融雪陇痕斑。

剑井来寒树,铜棺失暮山。衰年仍事役,翻羡白鸥閒。

风摇熟果时闻落,雨滴馀花亦自香。叶底出巢黄口闹,波间逐队小鱼忙。

山公在襄阳,日醉习池月。歌声起铜鞮,至今名未歇。

我侯有仙标,邈与世人绝。抱琴出邑郭,来采石淙蕨。

石淙何潺湲,流水喷玉屑。萧飒洞壑鸣,五月寒人骨。

方塘一片石,混沌本无缺。自从庖羲来,画作赤文裂。

远望峡水流,犹似天山雪。此中有真赏,欲语不可说。

扫苔卧石坪,山月归可挈。

花开几千叶,水覆数重衣。蝶飏萦空舞,燕作同心飞。

歌妖弄曲罢,郑女挟琴归。

一瓶与一锡,游越复游吴。
到寺长逢旧,看山每过湖。
饭缘随处有,法意本来无。
南地多猿鸟,还惊梵语殊。

和平桥北草湖东,我子携家乐此中。讲道堂前环俊选,弹琴月下出鱼龙。

水苗自种滋朝雨,径竹閒栽待晚风。君子由来耕且读,月庭千载仰高踪。

三辅皇图梦似烟,短衣匹马感当年。海东耆旧如相讯,末路英雄一领毡。

不知谁唱白铜鞮,杨柳村过即大堤。
欸乃一声风断续,打鱼人背夕阳西。

新传严诏馺娑宫,玉虎晨威一震同。卧护西陲稀健将,角巾东第到群公。

本来袁窦原殊气,却比萧周已尽空。独使至尊忧社稷,未央前席策平戎。

多情可是怜高节。濡毫幻出真清绝。雨叶共风枝。天寒人倚时。
萧萧襟韵胜。堪与梅兄并。不用翠成林。坡仙曾赏音。
千里资甘旨,凄凉一日遗。
为臣如广受,生子似皋夔。
笔砚诸孙哭,讴歌几郡思。
秦人失太守,翻有怨天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