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在凄清冷寂的秋夜拜访借园主人,还未见其人已经听到笛声。
悠悠笛声在冰凉如水的月色中飘荡,抒发着主人的心情。
笛声嘹亮,仿佛阻遏了夜空中的碧云,深处的红藕的飘来阵阵幽香,好像笛声也有了香气。
与主人在清冷的月光下相逢,久久伫立相对无语,连那衣襟都被被清凉的窗露沾湿了。
注释
秋士:指借园主人。
响:指声响。
遏:指阻止,使停止。

赏析

  全诗四联均写景,无一句议论,无一句抒怀,但却弥漫着凄清的氛围,渗透着悲凉的情思。细细品味,如饮醇酒,回味无穷。

  首联“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秋夜”本已凄清冷寂,而所访者又是“秋士”,更暗寓幽怨之意。古人云:“春女怨,秋士悲”。所谓“秋士”即谓暮年不遇者,借园主人当属此类。袁枚自己虽曾步入仕途,任过县令,但因升迁无望等原因,早于七年前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两人在感情上是相通的,诗人此行“访秋士”即是以此为前提的。当诗人步入借园,首先听到的“水上音”就是笛声。这笛声作为一种听觉意象是全诗的中心意象。它是借园主人心声的流露,感情的寄托。诗在首联引出“水上音”之后,中间两联即集中笔墨对其进行描写。但诗人并没有单纯地去描写笛声,而是以视觉意象“月色”及嗅觉意象“藕香”作为陪衬烘托,使笛声意味更加丰富感人。

  颔联“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乃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一笛”指笛声,“酒人”指微醺的借园主人,他在借酒消愁之后,还嫌不足,又以笛声抒其情怀。在中国古诗中,笛声基本上都是幽怨悲哀的意象,这首诗中的“笛声”也不例外。“一笛酒人心”抒发的乃是“秋士”不遇的哀愁之心,而描写笛声在冰凉如水的月色中飘荡,仿佛笛声也浸透了清冷的月色,更增添了笛声凄怨的情韵。

  笛声感情虽然哀怨,但借园主人吹奏技巧却十分高超,故颈联一转云:“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笛声嘹亮,仿佛阻遏了夜空中的碧云,同时水中飘来了红藕的幽香,与笛声交织往还,好像笛声也具有了香气。作者先闻“水上声”,既产生了感情的共鸣,又陶醉在音乐的享受之中,所以久久伫立,直到笛声结束,才想起要与友人相会。

  尾联云:“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此联乃回应首句,当作者在秋夜听完友人的一曲笛声之后,终于迎来了与“秋士”的相逢之时,但他们却久久的相对无语,身影沉浸在流泻的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他们的衣襟被清凉的窗露沾湿了,犹如他们的心灵也被凄清的笛声净化了一般。友人的心声已在笛声中倾诉殆尽,作为知心朋友,作者对此已经领会和理解,无须多问,亦不必多言,两人心灵达到了高度的默契。诗的收束像不尽的笛声的余音一样,让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歌的主旨在于表现作者与李晴江作为知音的深厚友谊,诗中却无一语表达此意,只是写自己夜访友人听其“月下吹笛”时的景象与两人相逢时无言的情状,但自有一股感情之泉流注全篇,这也正体现了袁枚“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随园夜话》)的诗论理念。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猜你喜欢
清江入城郭,小浦生微澜。
孤鹜披霞,归鞍卸日,晚香菊自寒城。虚馆灯闲,征衫尘浣,夜深何处砧声。乱蛩催怨,月明里、依稀数星。云山迢递,犹误归期,方寸遍萦。
秋风燕送鸿迎。最怜堤柳,白露先零。倦倚楼高,恨随天远,桂风和梦俱清。故人千里,记翦烛、西窗赋成。相如憔悴,宋玉凄凉,酒恨花情。
君子学道则务本,小人见利则忘生。
务本则非礼不动,见利则非贿不行。
君莫愁,君莫愁,
不龟澼絖能封侯。君莫愁,
君莫愁。腰六相印一敝裘。
看渠涎颡与躄足,千金信矣壶中流。
荻花江月正佳耳,青衫浪泣琵琶舟。
短衣楚制乃翁喜,未必挽弓右丁字。
貂蝉本是侍臣冠,有时出自兜鍪裹。
虽然万户将军臂,夜逢醉尉头抢地。
卖薪愚妇轻买臣,不信读书有奇事。
世间众万无定容,桃笙木棋唯所逢。
秋来桂菊黄金丛,千机锦绣开芙蓉。
西风也解作富贵,岂必桃李专春风。
得时失据自甘苦,姑置是事天梦梦。
君莫愁,君莫愁,
双手试扪舌在不。
雨余遥翠抹飞霞,风送蛟龙恰到家。
一夜凉侵蕲竹簟,最宜欹枕听鸣蛙。
无端绕室思茫茫,明月当天万瓦霜。
可惜良宵空兀坐,遥怜诸弟在何方。
纷纷书帙谁能展,艳艳灯花有底忙?出户独吟聊妄想,孤云断处是家乡。

修廊如洗断尘嚣,白粉墙围碧瓦寮。拥鼻徐行成独咏,晚风吹乱石芭蕉。

夜来又见银河绽。碎翦鹅毛交加乱。染画素山如粉面。路难辨,迢迢万里如铺练。密素高楼风似箭。江边听得渔翁唤。玉作棹竿银索缆。船行慢。水流冰结梨花绽。

战城南,死城北,满地僵尸污青血。马蹄蹀躞,骨肉狼藉。

地远无人收,乌鸢飞飞下来食。黄沙漠漠,黑水潺潺。

日暮一回首,壮士彫朱颜。兵事凶,战事危,匈奴桀骜谁制之。

男儿一死不足辞,古有国殇国殇良可悲。万骨委野,封侯其谁。

早从汉捕虏,万里唯一身。军中已三年,苦乐安可陈。

但见陇底雪,不识陇头春。北风利刀剑,肌肤皆尽皴。

天王正开边,讵恤中国民。

山北山南路正长,东风吹送野花香。数声啼鸟知春雨,一路归人背夕阳。

溪水长年流不尽,岭云终日变无常。身逢胜迹应难遍,游思萧条转易伤。

万里皇华遣使辀,姓名曾覆御前瓯。
燕台礼重金为屋,严濑风高玉作钩。
丹凤喜从天上落,白驹须向谷中求。
敲门不醒希夷睡,休怪山云着意留。

书生戎马走淮南,乱里馀生七不堪。墙外恶声惊梦断,五更寒月照茅庵。

渔郎家住鸬鹚湾,水云千顷茅三间。太平身不识官府,只将网罟营朝餐。

大儿扳罾露两膊,小儿鸣橹垂双鬟。烟波托命作畎亩,蒲蓑不怕风雨寒。

东泛白苹渚,西泊黄芦滩。水边长觅鸥鹭伴,天上那识鹓鸾班。

得鱼归来慰妻子,收拾丝纶坐篷底。菱租剩有输官钱,沽酒街头籴新米。

紫蟹黄金螯,白鲫丹砂尾。错杂罗盘餐,交欢聚邻里。

有身谁无衣食谋,昨日红颜今白头。铜驼陌上车如流,扰扰尘土何时休。

我爱严子陵,脱身如老鹤。钓雪桐江台,高情付寥廓。

人生胡为困羁缚,对此新图想丘壑。扁舟弄月歌沧浪,谁似渔家有真乐。

憔悴天涯对阿谁,若为多露独含悲。
空怜子夜孤亭泪,尽作霜枫带雨垂。

海外徒闻说十洲,崆峒石室翠烟浮。藤萝寒带昙花隐,钟磬虚生梵籁幽。

复磴通天霄里月,倒崖飞雨夏仍秋。窥觞悬乳翻青碧,穿嵌閒云自放收。

策杖逅依双阙舄,其诗争拟百狐裘。骑云便欲赍铅□,一扫苍苔纪胜游。

青帝邀春隔岁还,月娥孀独夜漫漫。韩凭舞羽身犹在,
素女商弦调未残。终古兰岩栖偶鹤,从来玉谷有离鸾。
几时幽恨飘然断,共待天池一水干。

槐柳阴阴满户庭,画帘高捲午风轻。数篇书卷前贤业,一曲瑶琴太古情。

心在静时无杂扰,事当几处最分明。从来实行难充溢,只恐虚名误此生。

为学不谨笃,到底是空言。猩猩与鹦鹉,孤负昊天恩。

雁啼月落扬子城,东风送潮江有声。乾坤汹汹欲浮动,窗户凛凛阴寒生。

昆阳百万力一蹴,齐呼合噪接短兵。铁骑突起触不周,金山无根小孤倾。

起来看雨天星稀,疑有万壑霜松鸣。又如暴雷郁未发,喑呜水底号鲲鲸。

祇应灵均与子胥,沈恨郁怒犹难平。更有万古战死骨,衔冤饮泣秋涛惊。

虚庭徙倚夜向晨,重门击柝无人行。三年江边不见江,听此感激尤伤情。

须臾上江帆欲举,舟子喧豗闹挝鼓。江声渐小听鸡声,惨淡芙蓉落疏雨。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