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余曰 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朝来桃李只空园,作么伤残问不言。渔楫再寻非旧路,酒家难认是空村。
悲歌夜帐再兮泪,醉侮烟江白也魂。知道下场如此恶,早先立取厌风幡。
我行循秋意,朝朝率西浒。入山本自深,况复穿林薮。
谁携南浦云,尽作东乡雨。弥旬见伏阴,每旦风雷怒。
岩阿少剩藏,烟霭相倾吐。幽壑染黄精,疑是千山乳。
万象纷凄其,历乱谁堪主。柳懒如欲眠,竹醉犹解舞。
山鸟无一飞,山人多闭户。谁怜万里客,独行何踽踽。
所嗟行路难,雨行倍辛苦。目断岭南峰,迷离安可数。
请缨一恸泪潺湲,空有封章惨圣颜。骏马不鸣风瑟瑟,宝刀欲试土斑斑。
已拌绝脰酬亡国,未放游魂恋故山。愁绝春郊寒食节,子规啼血白杨间。
红颜翻作白头吟,累尔离居泪满襟。权做花铃护秋艳,欲捶羯鼓散春阴。
岂因丽质垂青眼,忍听酸言冷素心。送子还家无别语,瑶琴休鼓不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