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絮雕章,梅粉华妆”这二句分别用了两个典故写少女的天生丽质。“雪絮雕章”用的是晋代才女谢道韫咏雪的典什。谢道韫曾以“未若柳絮因风起”来形容满天大雪的纷飞景象,赢得大文学家谢安的赞赏。词人用这一典故,意在说明这位少女的雕章琢句的才华亦不减当年的谢道韫,用以突出这位少女的文才出众。“梅粉华妆”则用南朝宋寿阳公主的故事。相传寿阳公主子人日卧含章殿下,有梅花一朵飘着其额,拂之不去。后世女子遂纷纷摹仿,争为“梅花妆”。词人用这一典故,意在突出这位少女的天生丽质;说她靓妆入时,大有当年寿阳公主的风姿神采。这两句先将这位少女的才、色两个方面予以突出,说明她是一位才貌双全的绝世佳人。
“小芒台、榧机罗缃素,”五句,承上转折,在上句描写少女才色的基础上,作者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去刻画她的天生丽质,却转而详尽地描绘少女闺房里的陈设。“小芒台、榧机罗缃素”是说少女的香闺,俨然是一小小的藏书阁,榧木几案上罗列着重重书卷。这里“小芒台”的“芒”,疑是“芸”字之误,芸香草气味能驱书蠹虫,所以古代皇家藏书处或称“芸台。”“缃素”,是浅黄色的细绢,古代多用以抄书,后遂成为典籍的代名词。“古铜蟾砚滴”写闺房里还陈设着古雅精巧的文具,这种铜蟾蜍,一般放在砚台旁,腹中装满着水,能自动吐出水泡,供研墨之用。“金雕琴荐”写闺房里还有名贵的鸣琴,那琴垫上绣着精美的金鹰图饰。琴垫华美如此,那琴之名贵便不言而喻了。“玉燕钗梁”写闺房中自然不免有许多精致的首饰,那雕刻着飞燕形状的玉钗,精美绝伦,有巧夺天工之妙。这里,词人不惜浓墨重彩来描绘渲染少女闺房的精雅陈设,目的是以象征手法,引发读者想象;这不同凡俗的闺房,它的雅致陈设,它的文化氛围,不正体现出其主人的素养、情操与气质么!不正反衬出她内心之美好么!
换头“五马徘徊长路,漫非意,凤求凰。”面对如此天香丽质绝顶才貌双全的少女,自然有不少达官显贵前来求婚。但是,这位少女却对那些达官显贵的求婚者不屑一顾。这里“五马”代达官显宦或富贵子弟。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有:“使君自南来,五马立踟蹰”之句。那么,这位少女她对“五马徘徊长路,漫非意”,如此,她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如意郎君呢?
“认兰情,自有怜才处,似题桥贵客,栽花潘令,真画眉郎”便是回答:原来她爱的是司马相如、潘岳之类的风流才子。这五句中,前三句用的是汉代司马相如的典故。据《华阳国志》记载,司马相如早年离开故乡赴京城时,曾在成都升仙桥上题字云:“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此桥也。”后来,他的文才果然得到汉武帝的赏识。“栽花潘令”则用的是西晋潘岳的故事。潘岳是西晋时著名的美男子,“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载以归。”(《晋书·潘岳传》)潘岳后来作河阳县令时,境内遍植桃李,时称河阳一县花。这两位都是文采风流的著名人物,为古代女子所倾慕。同样,这位少女有寿阳公主之娇美,有谢道韫之才,又有“怜才”之心,在当时社会,自然也是男子心目中理想的女性,是男子竞相追求的对象了。“真画眉郎”一句用张敞为妻画眉的典故。画眉郎即指夫婿。这首词与贺铸其它描写爱情的词作比较,最显著的特点便是从头到尾通篇用典故。用典多虽有古奥晦涩之弊,但却使词的意蕴丰富多了,人物形象饱满了,大大扩大了词的含量。如起首二句写女子才貌,如用直述,费尽笔墨却难以穷尽。而词人拈出两个典故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尾写少女理想中的夫婿,也是用同样手法,由此可见,词人的艺术构思之妙。
东野山人有晋风,归来三径自栽松。锦囊句好闲中趣,铅鼎丹成静处功。
无事杖藜随野鹤,有时隐几看晴峰。长江近日风波恶,莫向深渊下钓筒。
沧州路,无恙昨梦莺花,故人鸡黍。垂杨西北高楼,砑笺漉酒,相望隔雨。
黯黯绪,容易绿鹃啼彻,玉骢嘶去。停琴极目湘天,也应念我,弦清调苦。
诗事烟波江上,落霞回首,浮云羁羽。纫佩楚兰情芳,珍重鱼素。
危阑伫立,斜日风催絮。还悽断、青冥海色,黄昏潮语。
别后消魂处。更谁问询,吟边月露。禁得春寒否。凭旧燕、商量和愁同住。
茂陵鬓雪,不关迟暮。
山色溪声无远近,林光潭影互交加。密云触石成疏雨,孤鹭迎风散落霞。
坐久三衣疑浣雪,凭高双眼易生花。青猿也羡临渊乐,隔水呼儿上断槎。
寓馆城门夕,高秋雨露开。天垂华盖近,月转紫垣来。
疏阔思良会,淹留到不才。深期谢安石,挥麈散风埃。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我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吾乡,安能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出郭见山色,日夕一青苍。清泉来玉洞,更上漪苍堂。
绠汲无寒暑,冠盖纷游翔。沾洒若春雪,岩石生幽光。
始知耳目异,旋觉心脾香。济物固其性,尘垢能相忘。
百岁光阴已半过,更无英气可消磨。心粗自不容机事,耳热宁须托浩歌。
世味近知闲处好,宦情终觉少年多。东桥有路通三径,奈我才非二仲何。
测妙为神,通微曰圣。坎祀贻则,郊禋展敬。
璧荐登光,金歌动映。以载嘉德,以流曾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