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冶城昔是王公宅,鹊噪乌啼异昔时。不见犊车催麈尾,莫年惆怅蔡家儿。
水边台榭竹间亭,日日幽闲共客寻。妙曲唱阑欢再和,芳樽引满却重斟。
筝弹夜月金莺语,笛弄春风綵凤吟。往事已同风雨去,衰残无复有初心。
故园好,最忆是恩波。月映涟漪天映水,霞翻菡萏露翻荷。
风景占偏多。
瑶津亭榭俯池塘,芬馥氤氲杂众芳。永昼和风一披拂,近城分得禁园香。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折花 一作:折梅)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妆楼对驰道,吹台临景舍。风入上春朝,月满凉秋夜。
未言歌笑毕,已觉生荣谢。何时洛水湄,芝田解龙驾。
止足人高尚,遗荣子独前。诣台飞舄日,辞阙挂冠年。
象服归丹扆,霓裳降紫天。仙舟望不及,朝野共推贤。
箪瓢疏水意何如,乐在其中境转舒。古人冷淡今人笑,漫被浮云点太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