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潮神千里若云雷,日月如期早暮来。景觅东楼天下少,帘帷长对海门开。
天教日饮欲全丝,美酒生林不待仪。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
规模简古人争看,簪导轻安发不知。更著短檐高屋帽,东坡何事不违时。
雪花添得梅标格。梅花漏却春消息。日暮诗人劳指摘。
情似织。心神枉被花神役。
窗外雪消檐溜滴。园林雪后增颜色。疏影暗香空脉脉。
风烟隔。西湖夜月劳相惜。
一室萧然绝蔽亏,桂香初发自先知。已无热恼仍无梦,坐到空林月落时。
江乡涨后指荒郊,木杪鱼罾俯雀巢。处处葑田催种麦,家家竹瓦代诛茅。
岸容霜老菰蒲秃,水气晴粘草树交。快舫蚀波才寸许,急湍底复怨舟胶。
春来春去春难住。又送春归去。重门深锁一春闲,闻道牡丹开谢、不曾看。
年年底事情牵惹。何况春归也。倚阑无计数闲愁。
望断一江春水、思悠悠。
何处登临胜,清秋天阙间。半林黄叶路,一带夕阳山。
帆过江仍静,云归衲更闲。此中宜对月,梯好不须攀。
吴越千里广,故鄣临上游。江山号天险,人物自风流。
在昔为成国,于今亦大州。时平除圄守,地胜足遨游。
青嶂南朝寺,苍烟北固楼。莼鲈秋末老,行棹莫迟留。
曲径孤村古庙残,下临潭水拥湍澜。涛惊不见鼋鼍窟,崖峭那寻鸂鵣滩。
漠漠断碑横草底,苍苍老树入云端。烟波日暮渔人去,明月一湾万丈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