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氏馆与周隐客杜归和泛舟

天色低澹澹,池光漫油油。轻舟闲缴绕,不远池上楼。

时物欣外奖,真元随内修。神恬津藏满,气委支节柔。

众处岂自异,旷怀谁我俦。风车笼野马,八荒安足游。

开颜陆浑杜,握手灵都周。持君宝珠赠,顶戴头上头。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猜你喜欢

萤度星依草,鸥来雪满汀。故人不可见,天际乱山青。

吴牛常畏热,吴田常畏枯。
有树不荫犊,有水不滋{左禾右刍}。
孰知事春农,但知急秋租。
太守追县官,堂上怒奋须。
县官促里长,堂下鞭扑俱。
不体天子仁,不恤黔首逋。
借问彼为政,一一何所殊。
今君请郡去,预喜民将苏。
每观二千石,结束辞国都。
丝鞯加锦缘,银勒以金涂。
兵吏拥後队,剑挝盛前驱。
君又不若此,革辔陪泥乌。
欵行问风俗,低意骑更驽。
下情靡不达,略细举其麤。
曾肯为众异,亦罔为世趋。
学诗闻已熟,爱棠理岂无。
衰暮安能六出奇,桐孙赖出峄阳枝。
九经库谩无遗读,千里驹宁不受羁。
薄命久遭时俗熊,此心莫倚老天知。
待归共买黄牛去,耕落烟村月一眉。
欲从高处赏新秋,上尽层坡更上楼。
天地无穷吾辈老,江山有恨古人休。
宁随狡兔营三窟,且跨飞鸿阅九州。
忆着当年杜陵老,一生飘泊也风流。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白首来苕霅,深知有故人。
登门虽不数,倾盖本相亲。
浮鹢行方远,烹鱼默尚新。
青山埋玉树,老泪漫沾巾。

紫气开三极,皇风穆四陲。嶕峣金虎地,潇洒白云司。

柬拔才贤入,飞腾位望椎。吕条元慎罚,虞典固先疑。

聿自刑书铸,相沿律令垂。历朝徒异议,圣代实宏规。

域皞麒麟至,囹空狴犴离。群居搜简帙,高揖讲黄羲。

眷此骅骝种,曾于汗血知。鲤庭真独授,雁塔果争驰。

尔在通家子,予惭私淑师。橐惊文考赋,智让孝娥碑。

道路分双旆,江湖把一麾。阁清霜并肃,车动两偏随。

礼乐徵王粲,声名采杜诗。大龟终纳锡,威凤合来仪。

振佩游香署,峨冠侍玉墀。皋陶淑问日,季路片言时。

汝遂青云致,吾宽白发悲。仕途迂谬逐,丘壑太平宜。

但看阴阳转,宁论桑海移。雪溪王子棹,竹墅谢安棋。

显晦谁能料,流行每若斯。寄言诸彦硕,努力赴前期。

白白红红春意深,恶风吹折五更心。化工自与时消息,莫负清吟酒满斟。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剑倚江天动远思,江南乱后独归迟。
满城风雨收镫夕,万户弦歌破贼时。
欲采骊珠候潮落,且凭雉堞看云移。
终期买棹沧波上,相唤妻儿理钓丝。

残局争看一子留,唐臣终不为周谋。梦回鹦鹉谁能识,还倚雕笼说旧愁。

疗贫痴欲借榆钱,乞米闲临帖一篇。红雨消残花外劫,黄梁熟透梦中缘。

琴心静似嵇中散,诗味清于沈下贤。拟砍湘江一竿竹,东津归钓缩头鳊。

辇路名存迹已陈,斜阳今作几家村。缭墙月转华清梦,来破高陵渡口昏。

桧柏森森丞相祠,清高遗庙肃人思。我来欲藉溪毛荐,正值秋风拂面时。

孤庐结烟霭,一榻卧松筠。之子何为者,荷蓑行负薪。

坐看云叶湿,铲喜药苗新。灵雨萧然下,归欤垫角巾。

并湖游冶路。垂冶万柳,麹尘笼雾。草色将春,离思暗伤南浦。旧日愔愔坊陌,尚想得、画楼窗户。成远阻。凤笺空寄,燕梁何许。
凄凉瘦损文园,记翠筦联吟,玉壶通语。事逐征鸿,几度悲欢休数。莺醉乱花深里,悄难替、愁人分诉。空院宇。东风晚来吹雨。
行过晴溪鸟柏弯,清漪犹自照苍颜。
□□□□□□□,举酒欣然得绿环。
鱼为知机潜别浦,兰因避俗住空山。
老夫自觉无多事,且喜宾朋时往还。
屈原离骚芳草遍,召南治世梅先见。
皎如佩玉上清来,不敢班渠国风变。

微雨乍过,好风徐来。游云断续,众峰皆开。欢然抚景,尽兹一杯。

世事如积,亦巳焉哉。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侯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艺,膳宰不置饩,司里不授馆,国无寄寓,县无旅舍。民将筑台于夏氏。及陈,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宾不见。

  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王曰:“何故?”对曰:“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故《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其时儆曰:“收而场功,待而畚梮,营室之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见,期于司里。’此先王所以不用财贿,而广施德于天下者也。今陈国火朝觌矣,而道路若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

  “《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国有郊牧,疆有寓望,薮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其余无非谷土,民无悬耜,野无奥草。不夺民时,不蔑民功。有优无匮,有逸无罢。国有班事,县有序民。’今陈国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民罢于逸乐,是弃先王之法制也。

  “周之《秩官》有之曰:‘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候人为导,卿出郊劳,门尹除门,宗祝执祀,司里授馆,司徒具徒,司空视途,司寇诘奸,虞人入材,甸人积薪,火师监燎,水师监濯,膳宰致饔,廪人献饩,司马陈刍,工人展车,百官以物至,宾入如归。是故小大莫不怀爱。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至于王吏,则皆官正莅事,上卿监之。若王巡守,则君亲监之。’今虽朝也不才,有分族于周,承王命以为过宾于陈,而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也。

  “《先王之令》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淫,故凡我造国,无从非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今陈侯不念胤续之常,弃其伉俪妃嫔,而帅其卿佐以淫于夏氏,不亦渎姓矣乎?陈,我大姬之后也。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是又犯先王之令也。

  “昔先王之教,懋帅其德也,犹恐殒越。若废其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将何以守国?居大国之闲,而无此四者,其能久乎?”

  六年,单子如楚。八年,陈侯杀于夏氏。九年,楚子入陈。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