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南国有美女,粲粲玉雪颜。眉目艳华月,色映清秋寒。
粉黛不敢涴,佩服惟幽兰。一朝备选择,得厕金宫班。
贞心耻自衒,望幸良独难。况蒙众女妒,倩笑谁为欢。
恒恐芳桂枝,寂寞零露漙。素手发瑶琴,泠泠奏孤鸾。
宫商合要妙,遗响风珊珊。大音世罕识,日暮空盘桓。
安得托宵梦,集君瑶台端。相思不可极,踯躅起长叹。
半百风尘暂息居,伤心相对各踌躇。当时未信塞翁智,千古徒传蜀相疏。
红叶无边云外树,青蝇不尽箧中书。秦关越水同天地,常把殷勤付雁鱼。
瑶溪临赤岸,曾潭扬素波。巨鳌冠蓬莱,玉堂映岩阿。
中有羽衣客,陵冈拾若华。彷佛乘紫烟,缥缈吸翠霞。
灵妃奏妙曲,六虬驾云车。西谒王母庐,东戏海童家。
下视九垓内,蜉蝣良可嗟。
人生期百年,百年能几何。逝者不可追,将来苦无多。
向来黄小群,玄发忽以皤。古人亦有言,流光一掷梭。
大禹乃圣人,竞辰惧閒过。亦有运甓老,而肯甘婆娑。
勤苦既如此,令名终不磨。吁嗟当世人,其谁不蹉跎。
忆我为儿时,家塾在堂隅。日昳读书罢,归时慈母娱。
八岁就外傅,《鲁论》初咿唔。九岁五经毕,文义颇不疏。
十岁读《礼经》,古句忘崎岖。十一背慈训,茕茕失母乌。
十二出门游,奔走能跨驴。是时从大人,来往神愉愉。
大人授《孝经》,命儿自写书。儿写书不成,满纸如墨猪。
左右反覆视,心气惨不舒。低头清泪落,仰头但嗟吁。
大人顾谓儿,儿心一何愚。写书非大难,儿心姑徐徐。
心定手不误,尔盍仰视予。侵晨执笔写,写成日裁晡。
儿乃破涕笑,喜笑东西趋。取书呼儿来,此书义当摅。
读书读其义,此书学根株。儿默听此教,跪受当前除。
朝夕执书读,爱重同球图。读罢藏之笥,亵见惧点污。
儿今又写书,写书忽痛呼。儿有六岁儿,儿已十年孤。
昔时一卷书,岁时常宝储。今日写此帙,吞声泪沾裾。
昔写今亦写,今日迥自殊。昔泣今亦泣,两泣不相如。
昔写虽丑恶,嬉戏称凤雏。今写好似昔,谁与正瑕瑜。
昔泣实恃爱,貌郁神不痡。今泣复何益,泪眼空为枯。
哀哉一卷书,写罢还踟蹰。儿亦呼其儿,学不在五车。
但求孝悌性,敬爱理不虚。亦不在荣达,名誉播九区。
但求守吾身,战战保发肤。儿有弱小甥,神采清且都。
七岁痛陟岵,似续守门闾。此书大义在,此诗非烦纡。
儿复呼其儿,试诵与尔姑。尔姑闻此诗,哀痛犹茹茶。
尔内外兄弟,敬谨相友于。立身与显亲,毋苦不肖吾。
暂作南州客,招携在绿池。乡心钟度晚,官阁雨来迟。
静理风尘得,孤怀骨肉知。浓阴终日语,却似在家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