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比洁须延月,闻香不掩梅。载涂人艮趾,入领我咸脢。
诗家在东皋,鸡林价争售。作者复几人,风月三千首。
遥遥稽山云,淡淡镜湖水。云水两无心,千秋亦相似。
忆昔金门人,黄冠此山里。恩荣□□□,但得遂初志。
兰亭何岧峣,修竹犹深邃。欲识斯人居,寂寞山阴是。
我来吊遗踪,临风写幽意。恻怆更何言,落日猿声起。
道旁褦襶子,素为西家佣。居然丰其颐,当路骑华骢。
过者与寒暄,识面矜为荣。咄嗟廉耻亡,至斯难复穷。
城门有饿叟,昔亦多牛翁。故交不敢认,掩面趋如风。
矫矫王邃伯,深心托玄素。岂谓万里空,见此天马步。
独行迕流议,苦志涉烦务。曰余驽钝姿,倘辱导前路。
终南进士乃好武,野魅山精皆部伍。蒐田也欲从四时,作气恍如聆一鼓。
铜钲先鸣地欲裂,皂盖后张风为举。蹇驴足跛不受鞭,良犬尾摇何用组。
锦绦未许纵苍鹰,铁絙犹能缚玄虎。跳踉众鬼为卒徒,矍铄一翁作谋主。
或为狼顾背拔鎗,或作猱升前试斧。鸱鸣口应已张弓,蛇偃肩担来彀弩。
身凭大盾宛转遮,手弄飞槌高下舞。坐作击剌众莫当,进退超骧孰敢侮。
狰狞以觉口吐牙,轻捷浑疑臂生羽。逐禽不假御车舆,获兽何劳施网罟。
亦知尘世有司存,颇类神仙足官府。画工后辈效前人,戏笔何年追旧谱。
已无吴生名坛场,复有颜辉好奇古。周易取象车载一,韩子送穷名数五。
如斯情状不易知,更欲形容亦良苦。谩于唐殿啖虚耗,何似渔阳制胡虏。
且须留取作岁除,爆竹一声春满宇。
庐山去我不盈尺,我去庐山只一屐。相逢掉臂而过之,以意往还为朝夕。
峰尖折合不记痕,历落空苍如展襞。此中名理大深奇,名贤文士而仙释。
我于其中何居焉,车马匆匆相为客。山灵爱客如怜才,分明变现开幽寞。
随我路中路不崎,入我舟中舟不窄。为问明日浔阳江上路,庐山将莫从人渡。
开径蓬蒿剪未平,鹁鸠忽漫报新晴。霏霏山翠捎帘入,袅袅松云向客生。
坐引深杯留日永,閒攀丛桂对秋清。匡时正赖诸君在,莫羡江鸥早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