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公胜早梅

昨夜寒梅忽一枝,早如常岁合开时。
欲冬天地恩先及,未雪园林色易知。
世眼已教容易赏,晓风何用再三吹。
若论霜菊无多晚,只此春葩苦较迟。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猜你喜欢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子晋鸾飞古洛川,金桃再熟贺郎仙。三清乐奏嵩丘下,
五色云屯御苑前。朱顶舞低迎绛节,青鬟歌对驻香輧。
谁能白昼相悲泣,太极光阴亿万年。

浩露津缃蘤,大风猎绛英。繁霜不可拒,慎勿爱空名。

抚栏惊岁月,久住欲如何。
水国花开早,春城人上多。
病令诗懒作,闲喜客频过。
听说边头事,时贤策在和。

寸心不著一尘飞,坐见孤云冉冉归。万境去来无不可,白鸥争得见忘机。

金似衣裳玉似身,
眼如秋水鬓如云。
霞裙月帔一群群。
来洞口,望烟分,
刘阮不归春日曛。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鸡毬饧粥屡开筵,谈笑讴吟间管弦。一月三回寒食会,春光应不负今年。

曲江春老赋停云,病浅临风一送君。
暂有公荣宜对酒,那堪孙楚即离群。
高餐露菊逢秋尽,细语霜钟入夜分。
更折梅花问耆旧,罗浮清隐最相闻。

正欲攀条折蕊看,忽惊枝上雪斑斑。不知妙手新装缀,误使衰翁为解颜。

云背鞭龙龙已飞,手持玉杖吞朝晖,巢父掉头胡不归。

长安茫茫半尘雾,几辈骑鼋不敢头,看尔白日破壁去。

东溪岁晚玉女峰,我愿为云君为龙,不辞青嵩倚长松。

仿佛见君排云至,梦中海客早心识,披图咄咄称怪事。

拍手大笑三千年,对岳楼上扪青天,酌酒北斗扶桑颠。

贺监再逢酒中仙,菖蒲花开紫玉烟,劝龙一觞且醉眼。

岁岁逢春春可怜,争禁三起又三眠。丝丝愁绪随风乱,濯濯丰姿著雨妍。

古渡欲牵游子棹,离亭留赠旅人鞭。一声长笛河桥晚,回首苍茫几树烟。

晚凉浴罢閒无事,水阁东头看月生。

不见融公久,尘氛扫未开。秋风辞鄂渚,落月梦苍苔。

何日经岩下,重来谒辨才。云笺先此寄,不待折寒梅。

霜径开澄宇,高风仰昔贤。犹存一抔土,无复四条弦。

槛倚城边水,窗开原上烟。哀哉谁救汝,天设此林泉。

刻样衣裳巧刻绘。彩枝环绕万年藤。生香吹透縠蚕冰。嫩水带山娇不断,湿云堆岭腻无声。香肩婀娜许谁凭。
龟背虾青不宜红,腿脚俱长鬭不慵。
色黑貌凡非物类,金丝透顶绝伦虫。

雨霁林逾翠,岚开万壑分。马嘶山涧月,人踏虎溪云。

竹屋黏崖结,僧田带石耘。独怜栖隐地,行役却纷纷。

遥夜空山独自求,无端身世有微忧。十年未尽多生习,五斗能消一月愁。

黄叶尚繁霜渐促,苍鹰才纵势全收。笳吹此际平乘上,指点燕云说九州。

黄鹤高楼迹已芜,谁传景象入斯图。仙人一去世莫识,黄鹤不来谁为呼。

鄂渚春回湘树匝,洞庭云尽楚山孤。题诗独羡崔夫子,对景思乡信不无。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