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小窃虽饥寒,巨猾实扇起。十百相党群,刀殳弄凶技。
前邻遭砟关,逼货炙妻子。后邻殳重堤,进舟当门舣。
担负亦公然,罄室乃云止。稍或有牴牾,人戮庐亦燬。
无何閧西村,旋复啸东里。通川及要路,宵征绝行李。
检刮空腰缠,体至衣裘褫。天寒冰载路,沟壑何不委。
家家夜结束,老少泣以俟。一息苟奠安,天明各相喜。
正念一井闬,搔动乃如此。江东连江湖,固是盗所倚。
禁弛气则张,类滋势难弭。有官示以仁,得录不之罪。
恕实长之道,无乃延小美。有声自此辈,识者谓辱已。
况彼有后言,时哉好生理。教虎不咥人,所性安可使。
使誉出贤者,天下知善士。民以静为乐,贸贸安生死。
虽然废赒恤,糠覈自甘旨。去蠹木欣荣,除?禾茂薿。
苟以刑不仁,诛夘亦非是。刑以齐乱民,用之不得已。
如何输租人,米駮毙于箠。
吴王销夏有残闉,特起幽亭据要津。剩水绕时伤往事,短墙缺处见行人。
绿杨动影鱼吹日,红药留香蝶护春。为问午桥閒相国,自非刘白更谁亲。
行吟坐啸三间屋,饭罢眠馀一碊茶。不惯逢迎如隐客,未偿笔墨似逋家。
元之笺疏专门重,白也诗篇浪迹赊。要与陈人同寂寞,晚风消受贝多花。
江干惬幽屏,草扉亦常关。晚途断归人,虚市见寒山。
林木变冬候,繁绿忽已殷。鸣鸟相因依,孤云时去还。
唐虞既云远,慨此时独艰。四体岂不勤,我发日已斑。
翱游千载上,偃仰一室间。乐咏古人诗,庶几无腼颜。
此中天地著红尘,种得桃花万树新。岁岁东风花盛放,令人错认武陵春。
满目疮痍,看遍地、干戈扰扰。一转瞬、卅年薄宦,风尘潦倒。
入蜀原知行路险,挂冠恨不归田早。望鉴湖、烽火隔江乡,云天杳。
阅历境,知多少。哀乐感,嗟衰老。算般般世味,此生尝饱。
离乱情怀何处诉,利名心念都灰了。贳村醪、有酒不成欢,愁难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