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事如意八九无,暮年犹喜见子都。那能从公得三绝,但可一身观六如。
艳阳天,流水曲。处处莺啼柳绿。初睡足,晓妆迟。帘开燕子飞。
桃如火,梅如豆。添得玉颜消瘦。眉淡淡,鬓星星。王孙草正青。
昨夜月明梦君庐,今夜月明得君书。书中历历何所有,半幅蛮笺诗一首。
上言所苦在有家,羡君山中看桃花。桃花如锦覆山春,此时山中望故人。
别时有约今中止,把札自疑犹梦里。山楼初筑西山西,山池三月草应齐。
池头濯足清溪水,何日山中与吾子。
轻风皱瀫,稚雨烘烟,小院嫌岑寂。燕归曾识。剪芳痕、依旧草昏南陌。
分来国色。都不管、寒香狼藉。空几度、阴晴费了,染成一庭碧。
屈指韶光堪惜。艳冷辉迟,喜花期兹日。风信迢遥,更倡条、嫩叶数番消得。
听残玉笛。临画槛、杏杉吹湿。怅无憀、远黛轻柔,薄恨依然积。
早是垒灯儿时节。见燕儿做垒,对对欹斜。榆钱儿买不得春风夜,杨花儿故意飞残雪。
门儿重掩,灯儿半灭。人儿不见,病儿怎说?腰儿掩过裙儿摺。
宝池当几润滑并,蟾蜍玉窦寒泉倾。墨花泛泛花脚轻,云笺皎皎月色明。
凝然嗣将先管城,一扫神怪吁难名。腾龙舞凤相回萦,倒日翻星草隶行。
或如悬崖倚孤撑,又如脱兔驰万兵。猿攀虎怒势争鲸,奔蜃骇驶波浪惊。
篆斯隶邈草伯英,钟蔡卫索更品评。逸少兼之集大成,寥寥千载无与京。
鼠须蚕茧秘迹清,玉华遗言同誓盟。埋藏不计申与庚,模踪间出相光晶。
太丘佳士天气清,访求宝字金满籯。编联轴卷纷纵横,名家诸妙皆有声。
文馀高致超八闳,深求众法窥忘情。会当临池染澄瀛,银钩万字挥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