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去山转深,树下益凄冷。时有月乌飞,间碎梧桐影。
红粉三千貌不同,倾城不买夺画工。夜夜秋光长信殿,年年春色未央宫。
忽闻诏选赐匈奴,绝代良家请嫁胡。锦袖乍娇红靺鞨,金井长辞玉辘轳。
如花慷慨违金阕,紫台薄命音尘绝。环佩朝辞汉殿云,氍毹夜舞交河雪。
宝马行行归朔漠,酒酣还奏宫中乐。单于帐里月华高,燕支山下花光薄。
银筝锦拍按琵琶,一代红颜绝塞沙。待生青冢愁中草,始信朝阳梦里花。
生离死别太匆匆,兄骑西行我棹东。回首白沙江上路,夕阳黄叶怨秋风。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耳。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高文辅元气,喷薄弥九垓。世无昌黎子,辜尔龙门才。
牛羊自矜宠,掉尾燕昭台。天骝厕其间,沈啸不敢哀。
豢以尺厩刍,何如蒿与莱?蒿莱蔽山野,其上白云驶。
籋云但不蹶,万里在尺咫。不闻赤谷驹,终以恋豆死。
栈豆信难恋,长风何从追?劖石去其确,太行今如逵。
千钧负堪骋,舍子吾知谁?
绣衣乘青骢,铁面飞霜风。试问谁氏子,圣善高门中。
何以谓圣善,慈巽与贞俭。母范成子贤,子贤母益显。
紫诰映春晖,珠翟明霞帔。子进寿觞为万舞,我歌万寿寿无涯。
小官粥粥辽东豕,大官嚇嚇黔之驴。两鸟悲鸣两鬼叱,那恤世议腾揶揄。
醉乡瞢腾已深入,顿失愁苦穷熙娱。祁门解人世有几,欲迥碧落归黄垆。
醒狂醉骂聊复尔,有酒不饮心何居。始知万物类刍狗,一壶已破千欷歔。
君如洪钟发巨响,我振螳臂思当车。于今且莫论皇难,蔑弃礼乐焚诗书。
百年尔我亦俄顷,乾坤毁后皆为虚。不须出处问虎鼠,底用真幻诹龙猪。
圣人满街吾不识,纷纷籍籍咸有图。模糊醉眼看人世,笑则弥勒悲文殊。
已矣!尘尘万古不可接,九州六合亦有如是之酒徒。
扶植岂一端,老至思盖棺。万事既非望,犹惜骸骨寒。
相呼他人子,安能久盘桓。呻吟在床席,不如人士安。
投药或易效,感叹摧心肝。吁嗟兮垂死,谁复蓄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