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肃(1091~1132),字志宏,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四十二岁。少警敏能文,善谈论。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干执政怒,罢归居家,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携母避寇福唐(今福清),五月初九病逝,年仅41岁,归葬于邓墩。肃著有《栟榈集》三十卷,《挥尘后录》传于世。《闽沙邓氏族谱》载:邓肃,字志宏,父祖谷,长子邓普,字寰宇,次子邓慈。
寒意苦未解,春阴连昼霾。文书堆午枕,风雨闭寒斋。
花落空惊眼,愁多欲满怀。客情须一醉,安得酒如淮。
百马崩腾耆旧悲,只今戈戟暗江湄。自知疏拙蒙恩重,犹得南来食荔枝。
伐树勿伐柘,爱此手泽存。爪树伤柘肤,锄树伤柘根。
根肤尚可惜,戕肌亦何人。吾肌树亲遗,吾以奉吾亲。
茫茫堪舆内,此意诚苦辛。肌戕幸不死,遗胤终儿孙。
孙乎慎无忘,锡类良有因。
早朝骑马赴长途,诗骨冲寒细欲无。此夜小斋风雪里,有人高枕卧江湖。
缭垣桐数树,知是阿谁栽。鸣凤久不至,游人空自来。
春声归百鸟,古意薄层苔。缥缈三山外,离云扫弗开。
离宫曾是拟甘泉,洞壑逶迤复道连。云暖翠微春驻辇,月明清梵夜迎仙。
桑乾斜带秦陂微,碣石遥分华岳莲。匹马凤城归路远,乐游原上望晴烟。
云林无俗姿,相对可终老。如何尘中人,不见青山好。
千古此长安,久居诚大难。风尘消壮志,升斗恋微官。
功业百无补,乾坤何处宽。仰天长太息,星月夜阑干。
闻君行旆住苏台,我亦枫桥祖帐开。秋色满江将我去,烟波何地觅君来。
湖山孤负诗千首,风月深怜酒一杯。欲待仙舟话畴昔,云泥隔面不胜哀。
五更酒醒铜壶咽,一枕屏山寒怯。枝上子规声切,叫破梨花月。
鸳鸯楼下人轻别,解散同心双结。水面鸣筝谁拨,梦绕春江阔。
只管春来不管愁,断肠青到玉关头。一鞭力促青人骑,双黛颦添少妇楼。
远道绵绵留树表,离情絮絮化萍浮。东西南北天涯路,绿遍山邮与水邮。
聊登小阜一眺望,四面云山山半藏。菊蕊未舒含冷艳,桂花虽落吐残香。
莫云旧雨烟霞骨,谁似新霜冰雪肠。闭户终朝无客至,一杯独酌过重阳。
归鞭袅袅拂斜曛,踏碎长街九里云。渐愧蜗牛庐下客,终朝城市醉醺醺。
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
所得唯元君,乃知定交难。
岂无山上苗?径寸无岁寒。
岂无要津水?咫尺有波澜。
之子异于是,久要誓不谖。
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杆。
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
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
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
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